地处北纬25°的黔西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与丰饶的水土,孕育出了一方果香四溢的“甜蜜”经济。从万峰林的层峦叠嶂到北盘江的蜿蜒河谷,从标准化种植到现代化冷链仓库,我州的精品水果产业正以蓬勃之势,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盛夏时节,金州大地、盘江两岸处处弥漫着成熟果实的芬芳。走进兴义市万屯镇万屯村后海子组杨梅种植基地,漫山的杨梅树郁郁葱葱,紫红透亮的杨梅缀满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果农华德新戴着草帽穿梭林间,古铜色的脸上沁着汗珠,却掩不住眉梢的笑意:“今年气候好,杨梅个大、味甜,每天都有云南、广西的客商开车来收购。”
谈到市场行情,万屯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高级农艺师舒畅从包里掏出笔记本,上面记着最新的收购数据:“地头收购价每公斤3元到4元,碰上品相好的东魁品种,能卖到每公斤4.6元。”她指着排队的货车解释:“按亩产1500公斤、均价3.6元计算,每亩能有5400元收入,5000亩挂果林就是2700万元,杨梅产业已成了咱们这儿的‘甜蜜名片’。”
黄栩 摄
沿着山路向南,望谟县石屯镇乐化村的千亩蜂糖李基地同样迎来丰收。青绿色的枝桠间,椭圆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果农们手持竹篮,熟练地采摘、分拣和打包,忙碌的身影里满是喜悦。
“今年挂果量比去年多三成!”村里的蜂糖李带头人吴通学直起腰,用毛巾擦了把汗,古铜色的脸上笑出深深的褶子:“我家30亩果园,光预售就收了18万元定金。”
“目前,乐化村蜂糖李种植面积有3000多亩,挂果的有2000多亩,一棵树大约产25公斤,预计今年产量有10万公斤,净产值200多万元。”乐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正康介绍。
如今,乐化村已有100余户农户投身于蜂糖李种植,参与人数超过600人,种植面积3000余亩,蜂糖李已成为当地群众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当兴义的杨梅与望谟的蜂糖李奏响丰收序曲,贞丰县的15万亩四月李也陆续成熟。田间地头,果农们抢抓农时采收鲜果,外地客商的货车排起长队,电商平台的订单不断刷新。
梁德康 摄
永丰街道盘龙村果农王桂芳将熟透的李子小心装进筐里:“今年气候好,果子又大又甜,收购价每公斤5元,我家15亩地预计能收入8万元!”
“四月李上市后,每天都有十几辆货车来村里收购。”永丰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典永指着分拣场说:“我们街道的1.2万亩改良后的李子产量增长了三倍,依托电商和冷链运输,销路根本不愁。”
同样,在兴义市七舍镇大梨树村的黄桃种植基地内,金灿灿的黄桃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果农李建国一边将黄桃小心摘下,一边说:“今年黄桃的个头和甜度都比去年好,很多老客户提前就来预订了,预计我这5亩果园能有近4万元的收入。”
韦堂敏 摄
“我们的黄桃都是自然成熟,不打农药,绿色环保,口感鲜美,不少游客专门来体验采摘,周末一天能卖出几百公斤。”大梨树村果农刘春秀接过话茬说。
目前,七舍镇黄桃种植面积已有800余亩,通过电商和线下批发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产品畅销周边省市。
数据印证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上半年,我州水果种植面积已达105万亩,生产量达72万吨,涵盖蜂糖李、杨梅、蓝莓、黄桃等20余个特色品种,“小水果”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从山地到河谷,丰收的画卷持续铺展。
在望谟县大观镇大观村,西瓜也迎来了收获季。走进西瓜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瓜藤爬满一地,一个个浑圆饱满的西瓜掩映在藤叶之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今年,大观村精心培育的20亩西瓜已全面成熟上市,凭借皮薄多汁、甘甜爽口的品质,深受市场欢迎。”大观镇党委书记王平说。
而在兴义市顶效街道绿化村的桃园里,粉红色的桃子压弯了树枝,果农们正忙着分拣、装车。
“我们绿化村的桃子口感脆甜,这几天每天都有货车来拉货,发往贵阳、昆明等地。”绿化村党总支书记龙致会介绍,今年全村桃子种植面积达8000亩,年产量150万公斤,产值达600万元。
在兴仁市潘家庄镇鸡场坪村福泽蓝莓生态园,蓝莓已成熟。一颗颗饱满的蓝莓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今年我们的蓝莓品质好、口感甜,刚上市就供不应求。”该生态园负责人刘春临将饱满的蓝莓轻轻放进包装盒,眼角满是笑意:“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靠着游客采摘和批发双渠道,预计收入能超过100万元!”
从册亨和望谟的蜂糖李、贞丰的四月李,到兴义的杨梅、黄桃,再到望谟的西瓜、兴仁的蓝莓,我州以特色水果为纽带,串联起山间河谷的丰收图景。这些浸润着农户汗水的果实,不仅装满了果农的“钱袋子”,更以产业联动的方式,带动包装、物流、电商等领域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黔西南州将持续深挖资源优势,完善产业链条,打响区域品牌,拓宽销售网络,推动精品水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让果香飘向全国市场,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韦欢 图/黔西南日报社图库)
#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见行见效抓落实
#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责任编审:赵漫漫 邓忠胜
本期二审:魏浩然 彭原清
编务终审:查必芳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中国黔西南、黔西南山地旅游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www.qxnrb.com
官网:www.zgqx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