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批评》首发

图片






 卷首语


从夏天到夏天,经过一年时间筹备,《当代文学批评》第一期终于付梓。


这一年正是人文学科危机被聚焦的一年,因“危机”而来的焦虑和缓解焦虑的努力也就成了《当代文学批评》的胎记。在此意义上,这将是当代文学批评转型中的一个环节。


考察学术史我们会发现,学科的危机固然因外部变化而生,相当程度上也是内部困顿使然。“当代文学批评”因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外部变化会迅即成为学科的遭遇,这常常会转移学科内部的问题而把重点只放在如何应对外部之变层面。其实正是这种外部与内部的复杂纠结生成了当代文学批评的内驱力,生成了当代文学批评的当代性。“外治”与“内修”兼顾的当代文学批评,需要从容和敏锐地在历史变革中重建。所谓从容,是不必惊慌失措推倒一切;所谓敏锐,是拆除藩篱方可移步换景。


《当代文学批评》主要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思想文化问题,兼顾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视野,以“当代的”文学批评立场研究“当代文学”。虽有栏目之分,但具有“当代性”的文学问题均在研究之域,在学理之中,可标新立异,可删繁就简,可老生常谈,可童言无忌。既是新生媒介,便无门户之见,四海之内大凡认真问学者,皆为同道中人。


若说《当代文学批评》理想,我们期待:当代文学批评是“历史的”,也是“在场的”;是“学术的”,也是“思想的”;是“问题的”,也是“方法的”;是“审美的”,也是“文化的”。






 目 录 





世界中的中国文学


世界从眼前开始

—中国文学的“当代性”  王德威 / 3


寓言或曰普遍性叙事

—以雪莉·杰克逊、夏商和莫言为例  张恩华 / 16




文学现场


“细节”编码的历史叙事诗学

—“细”读《千里江山图》 吴义勤 / 31


虚构、非虚构与命运吊诡

—关于董立勃长篇小说《尚青》 王春林 / 51


论胡发云小说的音乐书写与历史喻指 

李 盛 / 69



科幻纵横


晚清时期科幻小说源文本与中译本的文化互涉

—以《回头看纪略》为例 李培涵、姜智芹 / 123


当下的诱惑

—当代海外中国科幻文学研究的三种方法

胡星灿 / 138



重绘城市


“慢下来”与城市文学新文法

—谈《玄鸟传》《不舍昼夜》《撞空》的游荡叙事 

唐诗人 / 155


不存在的城市与家宅

—卡尔维诺、王苏辛与一种可能的城市悲苦剧 

林云柯 / 169



新诗新论


从“否定之否定”到“亲切叙事”

—兼论韩东四十年新诗创作的启示价值

陈义海 / 187


从浪漫想象到残酷体验

—阿九的神话诗学 

耿占春 / 208


重探寓言诗学

—历史见证、灾难书写与创伤修辞 

杨小滨 / 227




比较视域·夏志清小辑


叶芝晚期诗艺抉微

夏志清 / 239


弥尔顿的“音乐性” 

夏志清 / 249



博论选刊


“压抑”的功效

—重读《看虹录》与《摘星录(绿的梦)》

 牛 煜 / 261



年谱


钱锺书文学创作年谱简编

余承法 /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