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F1大奖赛上,布拉德·皮特和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带着一支特别车队出现在银石赛道上,与刘易斯·汉密尔顿等19名赛车手一同发车,在满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中完赛。这个场景被录入电影《F1:狂飙飞车》中,两年后在大银幕上呈现。这部电影由苹果斥资2亿美元打造,汉密尔顿参与制作,旨在用“真实环境、真实赛车、真实车手”打造一场视听盛宴,并吸引更多普通人关注和喜爱F1赛事。这是苹果在文化产业的野心新作,也是汉密尔顿探索跨界好莱坞的敲门砖。“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就只有赛车、赛车、赛车,别无其他。我并不快乐,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如今,制作电影似乎填补了汉密尔顿心中的部分空白。“我热爱讲故事,戏剧性的群像故事。在《F1》电影中,你能看到更多情感、冒险,以及弱者逆袭的故事。”
2018年,当约瑟夫·科辛斯基(Joseph Kosinski)筹备拍摄《壮志凌云2:独行侠》时,赛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联系了他,想要在片中客串一个角色。两人讨论了剧本和拍摄,但这次合作最终因为汉密尔顿的比赛日程而遗憾告吹——直到四年后,科辛斯基又一次致信汉密尔顿,“我想讲述你世界中的故事。我想让它尽可能真实。你会帮忙吗?”《F1:狂飙飞车》电影项目就此启动,由苹果耗资2亿美元打造,汇聚布拉德·皮特、贾维斯·巴登等豪华演员阵容,历时三年拍摄,经历好莱坞罢工风波,终于在6月27日登上大银幕。对于项目主创之一的汉密尔顿而言,这不仅是一部讲述他所热爱事业的电影,也是他从体育竞技转向电影制作领域的一次尝试。而对于电影背后的制作商苹果而言,《F1:狂飙飞车》更是它进军影视圈的重要一步。《综艺》杂志指出,苹果和汉密尔顿都对这部电影投入巨大,希望它能在全球票房取得成功,容不得半点失误,“《F1》要么成为今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要么就会被视为一次昂贵的失败”。
▲《F1:狂飙飞车》剧照 。
汉密尔顿的十字路口
2022年初,汉密尔顿、科辛斯基和皮特一同来到洛杉矶的保时捷体验中心,皮特驾驶911 GT3在赛道上疾驰,而汉密尔顿在场外观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算得上是“往日重现”:在汉密尔顿青少年时期,为了赚钱,他曾在洛杉矶的赛车俱乐部教富家子弟驾车——但他对皮特的评价比对当年的学生好得多,“一眼就能看出他掌握了驾驶线路的概念”。当皮特的车停下时,汉密尔顿跳了上去,“布拉德,我带你兜兜风”。科辛斯基事后回忆,当时的赛道有一段长直道,接一个“旋转木马”(倾斜的)碗形弯道,“我不知道限速多少,但我看到刘易斯带着布拉德以大约两倍限速的速度冲进那个‘旋转木马’,他们瞬间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只看到一团尘土冲天而起”。他表示,他们回来的时候,车门猛地打开,布拉德汗流浃背地跳出来,而刘易斯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我想他想让布拉德尝尝极限边缘的感觉,那一刻,他可能也让布拉德彻底迷上了赛车”。
对于8岁就练习赛车、13岁成为F1签约车手、23岁成为F1史上首个夺取个人冠军的黑人车手、已经拿下七届F1世界冠军的汉密尔顿而言,在赛车场上挥洒热情、展现魅力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如何让更多人爱上赛车,如何让普通人也真实感受到赛车场上的速度与激情。《F1:狂飙飞车》是他为此做出的最新尝试。电影讲述了一个老套的逆袭故事: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桑尼·海耶斯曾经是F1赛场上最具潜力的天才新星,但一场意外葬送了他的职业生涯。退隐三十年后,他的前队友、濒临破产的F1车队老板鲁本·塞万提斯(哈维尔·巴登饰)找上门来,请求桑尼重返赛场,拯救车队。于是他和车队的热门新秀乔舒亚·皮尔斯(达姆森·伊德瑞斯饰)一起,开始为赢得比赛努力。
▲索尼·海耶斯,由布拉德·皮特饰演的虚构车手,代表 Apex APXGP车队参加在英国银石赛道举办的2023年英国大奖赛。
制作团队希望在电影中呈现出最接近真实F1赛场的画面,让对赛车知之甚少的观众也能在观影中被点燃激情——这正是汉密尔顿所擅长的。他克服自身的阅读障碍,反复阅读130页剧本,拆解电影中每一个赛车场景设定,审查合理性,并给出意见。比如,原剧本要求伊德瑞斯在赛道上一个不可能超车的区域攻击另一名车手,汉密尔顿纠正了攻击事件发生的地点;影片情节中设计的一些赛车战术和小花招,均出自汉密尔顿的自身经验。“我必须在所有赛车场景中扮演一个战略家。”汉密尔顿说。除了技术指导,他也参与了选角和角色塑造。“我会确保选角的多样性……我希望孩子们观看电影时会想,天啊,那里有我也能成为的人。”他举例说,影片中设计了一名女性赛车工程师角色,这在赛车界其实很少见,但他希望这一设定能鼓励更多女孩。“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时常向他人讲述赛车的艰难。人们会问:‘你比赛后减了多少体重?身上有多少淤青?车里怎么没有空调?’”汉密尔顿表示,他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也对演员严苛以待,要求他们亲身体验现实赛车手面临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在比赛中车手最多能减掉10磅,还要应对信息处理、重力对身体的影响等等。这些东西是无法扮演出来的,演员必须通过驾驶赛车来体验。他们需要真正理解赛车手职业的含义,而这正是电影所要呈现的”。
▲汉密尔顿已进军时尚圈多年,2025年他和安娜·温图尔(左)、科尔曼·多明戈(中)一起担任了Met Gala的联合主席。
汉密尔顿在接受《综艺》采访时坦言,自己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赛车是年轻人的游戏,而他已经40岁,不可避免地面临退役及后续选择的考量。虽然他目前仍忙于参与3月开始、12月结束的2025赛季一级方程式赛车比赛,但在业余时间,他也尝试运营企业,参与时尚设计,投资商业,致力于公益活动。今年6月,汉密尔顿和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会面,商讨政府应如何对英国公立学校驱逐学生问题中的种族主义与偏见做出改进。汉密尔顿本人也曾在青少年时期遭遇歧视、被开除(这一决定最终被推翻),基于这段经历,他后来创立非营利组织“Mission 44”,关注赛车、教育和社会领域的系统性歧视问题。“我成长的时代,人们会把你归类,仿佛你只能做一件事。在学校时,我非常有创造力,但进入赛车领域后,很多东西不得不被压抑或搁置。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努力为自己创造空间,去探索这些不同的创意出口,这让我感到非常鼓舞,也给了我更多自信。”汉密尔顿表示,自己如今乐于进行各种跨界尝试,以期发现新的自己,“比如,时尚就彻底改变了我。能够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感受到那种自信,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与他人合作时,他们能从你身上挖掘出你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力”。而以制作人身份推出《F1:狂飙飞车》则是他进军影视业的新一步。“总有一天,我必须停止赛车,”他说,“我真的非常热爱电影,对打造Dawn Apollo制片公司并吸引合适的人才感到无比兴奋。”
库克的娱乐野心
在汉密尔顿的计划里,除了《F1:狂飙飞车》,他还将拍摄两部电影,包括一部与苹果合作的纪录片,用他的话来说,他与苹果的合作非常愉快,“我无法想象有比这更好的合作对象”。不仅是汉密尔顿和苹果深度绑定,F1本身也是苹果的重点投入目标。为了拍摄《F1:狂飙飞车》,苹果特别打造了专门的摄影机,以实现如同电视转播视角的高清画面。还有报道称,苹果将参与争夺F1未来的转播权,而这部电影就是它与F1官方合作的敲门砖。
▲苹果为拍摄F1大电影而特别研发的相机。
在苹果CEO库克看来,《F1》是一个完美载体,可以测试苹果公司能否通过一部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电影,而非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硬件来影响文化软实力。“要让一部作品真正还原这项运动的真实面貌,同时讲述人生起起落落的精彩故事——《F1》恰好击中了所有要点。”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你能感受到自己仿佛与摄像机一同置身于赛车中,我们对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心血。这正是我们能让全公司团结一致的项目。”史蒂夫·乔布斯奠定了苹果品牌的根基、它所代表的“创新、创造力、酷炫”,而库克需要更进一步,为苹果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苹果电视+(Apple TV+)和苹果原创电影(Apple Original Films)就是实现愿景的平台。“我们处于科技与人文艺术的交汇点,我们希望苹果电视+成为伟大故事讲述者。”他强调苹果本质上是一家“工具制造商”,“我们为创意人士打造工具,赋能他们实现此前无法完成的事”,但同时希望在电影和电视剧上的投资能“成为一项伟大的业务”。尤其是在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苹果面临关税政策威胁的当下,苹果的媒体业务似乎需要承担比以往更多的业绩重担。媒体分析师和观察人士此前一直猜测,苹果的内容业务如何与支撑核心业务的硬件销售相融合。在库克看来,这不是重点,尽管在业务运营过程中,这种联系正在自然形成,例如《F1》电影促使苹果革新相机技术。“我脑海中没有‘因为这个会卖出更多iPhone而做这个’的想法。我把它视为一门单独的生意。”库克表示,“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每一款产品中——制作电视节目和电影也是如此。这关乎坚持苹果一贯的理念。这关乎坚持创新,坚持我们的初心。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并以一种令人愉悦的方式娱乐人们,那么我们就做得不错。”
▲皮特(左一)、汉密尔顿(左二)、库克(右二)和达姆森·伊德瑞斯(右一)在电影宣发现场。
在《综艺》看来,《F1:狂飙飞车》或许是标志着苹果公司在过去六年进军电影和电视制作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这部作品的影响力将不仅体现在票房收入上,更将在流行文化和电影制作领域留下深刻印记。在最佳情况下,电影将成为引发无数网络热议的现象级作品,并成为推动F1在美国流行起来的引擎。过去五年间,F1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F1赛事官方希望,借助新电影,能让这个国际赛事吸引更多新粉丝,能借助社交媒体等宣传,让赛车手和车队的真实面貌触达观众。但这当然没有那么容易,目前媒体给出的评分并不全然理想。《滚石》称赞电影“无比当代,却又让人仿佛回到一个逝去的时代,重现动作大片应有的样子”;《独立报》则认为影片没有达到预期,“观众本应被电影中的世界深深吸引,恨不得自己跳进一辆赛车去银石赛道飞驰,但《F1》并未做到这一点”,批评影片太轻松、缺乏灵魂。《The Athletic》影评人卢克·史密斯(Luke Smith)认为,影片致力于向世界展示F1赛事的非凡,以及赛车手的魅力,视觉效果和音效呈现令人震撼,但并不能掩盖故事俗套和角色塑造不够丰满的核心缺陷,普通观众是否能够因为它而对F1产生兴趣并真正转化为赛事粉丝,很难下定论。当然,无论是库克还是汉密尔顿,都保持着绝对的信心,“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赛车电影”。
内容来自《周末画报》
撰文:瑙悟
编辑:清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