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有个“高师傅”,义务修了上万台电器,是邻里盛赞的“维修侠”

“我这个挂烫机正用着,突然就跳闸不喷汽了,还能修修继续用吗?”就在记者采访期间,小区居民马芹拿着损坏的电器来到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合肥路街道恒苑小区的“宜丰志愿服务工作室”进行求助。“大姐,没问题,这挂烫机的加热体腐蚀漏水是很常见的毛病,花二三十买个配件,我给您换上就和新的一样。不过以后每次用完了,一定要注意把里面存的水放空,这样才能用的长久。”在高宜丰一边熟练的进行拆卸,一边向居民普及家电使用的小常识。

小到烧水壶、吹风机、儿童玩具,大到洗衣机、微波炉、电脑,还有新兴的洗地机、清洁机器人,邻居们家里电器有了故障,总习惯来找高师傅给看一看。三个各500余人的业主群里,找“高师傅”维修咨询和维修后的成果展示是最活跃的话题。“你看,刚修好洗地机发到群里,邻居们这又扎堆送来几台。”

居民们口口相称的“高师傅”名叫高宜丰,现任青岛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处长、一级调研员。作为一名在职党员,他常年在小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室免费帮邻里维修各类家用电器,把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收获邻里们的高赞。

图片

初次见到高宜丰,是在业主之家的一间十余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放眼望去,挤挤挨挨地摆放着各种维修用的零部件和仪表工具。繁中有序的是,不同配件被他分门别类地归置在不同的抽屉和柜子里,并细心地贴上标签。小到螺丝螺母、电阻电容,大到真空泵、切割机,还有那些他从邻居赠送的废旧电器上拆来留作备用的旧零件,他粗略估计,这些“宝贝”加起来得有上万件。

如何走上公益维修家电这条路?高宜丰说,从大学时,他就利用专业特长,与一些同学组成学雷锋小组,利用闲暇时间帮周边居民维修家电,算是学练互促。

工作后,在单位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他主动提出,摆上维修家电的服务摊位。后来搬到恒苑小区,他又与一群热爱公益的伙伴们积极组织志愿服务大集。

马芹仍记得10年前在小区广场上高宜丰摊位前的“盛况”:“到了中午,别的摊位都陆续撤了,就高师傅这,等着家电的队伍还排着。”

后来,在社区党委、业委会与物业的支持下,这个“撤不掉”的摊位就搬进了业主之家。

他直言自己是标准理工男,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省下的零花钱都用来购买配件和维修工具。下班后的闲暇时间,他都喜欢待在工作室,不断攻克维修中的难题,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特别是遇上有挑战性的难题,经常不觉中就到了深夜。

图片

这些年下来,经高宜丰维修过的大小家电,粗略估算,也能有上万件了。

虽然维修得多了,很多问题手到病除,但他觉得,现在新技术发展快速,各类新型智能家电越来越多,搞维修也得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为追踪前沿技术,他利用空档,从各大平台上搜教程、做笔记,重温大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专业课程,自学最新数字芯片的结构原理、典型应用等知识。为提高动手能力,修复损坏部件,他把设备拆了装、装了拆,常常废寝忘食,沉迷在机械结构研究中。他还会把遇上的难题与维修心得发到网络平台上与网友交流,不少帖子都收获万次点赞。

高宜丰说,他特别希望有更多的在职党员加入到志愿服务团队中来,更想带几个徒弟,把这份为民服务的初心和手艺传承下去。

(半岛全媒体记者 曹现梅 通讯员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