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三国发行量疑似历代第一:吴京的话应验,就不该放弃

6月下旬,各种数码游戏网站和玩家社区在疯传,《全面战争》系列的发行商世嘉一份意外泄露的游戏数据表明,《全面战争:三国》的发行量高达321万。

有意思的是,《全面战争:战锤3》是234万,比不上三国。

图片

看按年份的统计,更有趣了。

《全面战争:三国》的发行量多数集中在第一年,也就是说玩家基本是原价入手的。

而《全面战争:战锤3》的发行量分布很均匀,完全可以怀疑玩家是等特惠的时候入手的。

目前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世嘉也没有出来怒斥,这是一份假数据,基本可以判断:

这数据和事实至少很接近了,这统计很可能是真实的。

因为《全面战争:三国》刚发行那会儿真的很出圈,

网上到处都在刷“无心XX,我要匡扶汉室”。

当然我也不做事实鉴定,我只是说一下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

很多网民看到数据统计之后,觉得有话说,比如:

1.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是中国玩家买的!这能算什么卖座?

那么我只能把《战狼2》电影票房的那个问答搬出来了!

《战狼2》电影票房基本是中国票房,你怎么看?

吴京的一句话终结问题:不是钱吗!

图片名场面

后面还有一句:让电影的事情回归电影。

我觉得这话说得已经很含蓄了。

摊开了说就是:

你搞文娱产品,就是来赚钱的!

只要不违法违规,不违反公序良俗,把你的文娱产品做好!

还嫌弃起消费者来了? 

你赚了欧美消费者的钱,

是不是还要说一句:

赚到这么高贵的钱,我太自豪了,给您鞠个躬?

很多好莱坞电影的票房里,中国票房的贡献也很大,大概在百分之二三十左右。

请问不是钱吗?

目前,好莱坞卖座电影的票房里,北美观众院线大概百分之三十,甚至更高。

不是钱吗?

按照你这中国出的,中国消费者为消费主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好莱坞身为北美电影重镇,以北美观众为消费主力,是不是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说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是中国玩家买的,也没有实锤。

就算是真的,

不是钱吗?

2.《全面战争:三国》的水战缺失是因为制作组没认真做!

《全面战争:三国》到停止更新DLC也没有做出水战,所以游戏里的“历史战斗”赤壁之战里完全没有水战,简直就是笑话。

有人说,《全面战争:三国》在制作的时候没有考虑做水战,所以游戏底层代码缺失。

要我说,得了吧!

全面战争上一次有海战的作品是2015年的《全面战争:阿提拉》。

战锤三部曲,如果说第一部是做的比较匆忙,没有加海战。

那么为什么一直到第三部也没有海战呢?怎么解释?

我现在甚至都怀疑全面战争系列的制作组里还有没有做海战和水战的设计师了。

3.《全面战争:三国》的引擎做的太草率,制作组不得不计划用《全面战争:三国2》来弥补。

这个说法很流行,甚至今年还有玩家在这么说。

但是大家仔细想一下就知道。

游戏出第二部第三部,主要原因无非是本体可以比DLC卖得更贵而已。

谁规定游戏引擎一定不能升级?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搜一搜。

有的游戏可以从虚幻4引擎升级到虚幻5。

有的游戏早已宣布,不但以后会从虚幻5升级到虚幻5.5引擎,而且还会继续随着游戏引擎的升级而升级自家游戏的引擎。

还有的游戏厂商,把自家的经典游戏用最新一代的游戏引擎重制,获得了大量好评。

甚至还有民间爱好者把一些经典老游戏移植到虚幻5引擎上。

因此,是不能还是不愿意?

大家稍微想一想就能得出自己的答案。

还有玩家提出:

《全面战争:三国》的底层机制其实是按照《全面战争传奇》这样的小品级游戏做的,所以机制方面做不出什么变化来。

那么大家去看看有些模组。

个人印象比较深的是黑熊模组,人家民间大佬还不是给做出了新意?

比如袁谭势力。

图片

初期类似游牧机制,跟随袁绍作战。

然后可以选择自己的一块领地,类似游牧的定居机制。

最妙的是,有三个地方可以三选一,三个地方的发展难度正好都不同。

还有甘宁,类似战锤的海盗机制,和其它势力都不同。

图片

这个怎么解释?

无非是要改进一下游戏代码而已,顶多难度高低而已。

全面战争的设计组,说到底还是太舒服了。

同类型游戏里,几乎没有影响力能和它差不多的。

有些类似的游戏,很久之前就停止出续作了。

有些类似的游戏,缺点一大堆,而且影响力根本没有办法和全面战争系列相比。

所以,他们可以说是拔剑四顾心茫然,

这几年连基本的商业逻辑都不怎么顾及,

一边在《全面战争:法老》这种年代跨度小,历史考证缺乏,地图也小的“正统全战”里来回折腾。

一边耗费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在自己从来没做过的FPS游戏领域里折腾。

不知道折腾得爽吗?

图片

对于他们自身,只能看看今年所谓25周年纪念活动能推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品了。

另外,看看某个有希望的竞品能不能在游戏水平本身方面能和他们好好竞争一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