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医学中挣扎的年轻人,无法逃离养殖场的粪臭与孤独|高考路上的前辈

腾讯新闻教育频道2025高考季特别策划《高考路上的前辈》,邀请学长学姐、家长老师等“高考过来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为准大学生提供志愿填报、专业选择、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实用建议。个人经验分享非专业指导,请理性参考。

图片

本文编辑:小陈

本文作者:小韩,2020年考入中部某211农业大学,攻读动物医学专业,目前本校读研。

今年,全国首个“宠物”本科专业横空出世。高考放榜后,更令人惊讶的是,动物医学、畜牧农林等“冷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竟一路飙升,甚至超越了计算机等热门学科。

在“吸猫撸狗”成为年轻人日常的今天,宠物经济持续火爆,连带动物医学专业也摇身一变,成了志愿填报界的“新晋顶流”。但现实真的如此吗?学动物医学,真的每天都是毛茸茸的治愈日常吗?毕业后的就业市场,真的是“一才难求”吗?

本文特邀某211农业大学的动物医学专业在读学姐,为您深度揭秘这个专业的真实面貌。

01

学动物医学=轻松撸宠?抱歉,你的实验对象可能是条蛇

记得当时在学习内科学时,老师经常带着助教小狗来上课。小狗是只泰迪,它往讲台上一站,特别神气。下课时,我们去问老师问题,还能偷偷“以下犯上”、摸摸小狗。

许多人以为猫猫狗狗是我们常见的工作对象,但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更多接触的小动物是小鼠、兔子,偶尔也有牛等大型动物。当然,我也有同学研究异宠,他们每天的工作中会接触到蛇、蜥蜴、乌鸦、鹦鹉等。

图片

我们每天接触的动物类型五花八门,学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从基础的动物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临床方面的动物内外科、影像学、产科学,到预防方向的病毒学、寄生虫学等——这个专业的课程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基本上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学不到的

未来,我们的攻读方向其实也是这三类:基础、临床和预防;有些学校还额外设有公共卫生方向。

本科阶段的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我们本科的时间是五年,这五年内我们需要学完和动物诊疗相关的几乎所有基本知识。然而,要想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兽医,除了五年的本科学习,还需要实际的实习经历与临床经验。单靠课堂知识不足以达到独立从事动物治疗的标准。

一方面,动物医学的课程定位很尴尬:像医不是医,像生物不是生物。我们日常的工作都在学习动物治疗,但在课堂中的学习却走的是生物那套话语体系。

另一方面,动物医学的就业定位也很尴尬:学得很多,但用人单位更强调实操。很多专科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他们的学生做的东西非常落地,而且在就业市场里的薪资期望会比本科生低。用人单位更想要工资两三千、已经学会技术的人,而不是想要期望薪资五六千,但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本科生。就像养殖场招人,老农民也会养猪养鸡养牛,开四五千人家觉得很多了,本科生却要价七八千还叫苦叫累。

本科五年的时间过于漫长,一方面能夯实基础,另一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多挑战——如果决定深耕动物医学,那五年是合适的;但如果有转行的打算,即使拖延一年,也可能影响很多机会

转专业的机会也存在,许多人都在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最终是否适合自己,还是得亲身体验才能决定。

02

“兽医没有医患纠纷?” 不,我们面对的生死也很残酷

听说我选了兽医专业,我朋友们打趣我:“那你不用担心医患纠纷。”确实在很多人的设想中,兽医不需要和人打交道、安静体面,毕竟动物又不会说话、不会投诉。

但也正是因为动物不会说话而存在着更多的医患纠纷。动物们不会说难受,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瞬间就能够让情况发生变化,主人会很揪心,医生也要用尽办法去挽救生命,在这种危急的关头,医患关系是最容易爆发的。

图片

在我实习的兽医院里,我接触过一只非常乖巧的萨摩耶。它得了肺部肿瘤,尽管主人尝试了各种方法治疗,并且每天坚持来看它,我仍然很遗憾地目睹了它的离世。

那阵的天气非常不好,连着下了大半个月的雨,主人却每天雷打不动地坚持来看它,狗狗也总是打起精神、配合治疗。但我们目前的治疗技术还是有限,尽管在一些常见病上技术有提升,但对一些疑难杂症还是束手无策。最终,它还是离开了。

那天早晨,主人还来和我打招呼,表示想等狗狗出院后带它去看看世界,但到了上午,它便走了。那一刻,主人抱着它痛哭,院里的许多医生也都红了眼眶。

对于动物医学工作者来说,医患关系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更关系到如何在危急时刻与动物主人共同面对生死。

我认为,要想攻读动物医学这个专业,大前提就是要富有对小动物的爱。同时也肯坐冷板凳、能啃硬骨头。这个专业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动物展开,专业课程的学习涉及到很多很多动物方面的知识,其实学习量与人类医学相比体量并不小。

同时,这也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时代在进步,疫病也在进化。我觉得热爱是一切的前提,而愿意埋头苦干的人才能真的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03

理想是“猫狗自由”,现实可能是“和母猪搏斗”

很多人来读动物医学时,都挥舞着“我要去当宠物医生”的旗帜,但是专业下分很杂,抛开医生这个职业,这个专业还有分流到养殖场、检疫、产品研发、疫病防控等,还有各种各样的销售岗位。

实际上,选择动物医学,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辛苦的道路。就拿宠物医生来说——不少人以为,当宠物医生就可以每天穿着白大褂,有摸不完的猫猫狗狗。但现实是,不少宠物医生单休、上大夜班,工作强度很大。

宠物医生不只是像人医一样每天坐在诊室出诊,也需要做手术,需要在治疗室、影像室、住院部这些地方轮转,轮岗频率比人医要高很多。动物医院很难做到专科化,当面临高强度工作的时候,会有些难以坚持。

而且,宠物医生的薪资并不如大家的预期——很多时候,加班熬夜轮岗,忙了一个月,到手月薪不过三千。付出和回报的巨大落差会把人打击得体无完肤。

同时,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去当大动物医生,去看猪马牛羊的各种问题。像网上比较火的“龙兽医”就是这种——每天披星戴月,奔走在各个养殖户之间。

图片

其它地方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养殖场会面临着厂区封闭,一个月能外出的时间只有几天,工资虽高,但会有洗不掉的味道;每天上班和休息的界限模糊,经常出现“凌晨三点和母猪搏斗”的场景。

想在检疫就职,则需要规划考公;想去海关动物检疫,这几年竞争越来越激烈;想坐办公室、去研发岗和动保企业,这两年人才也几乎饱和,上岗的都是高学历人士,且每年招聘人数都在下降。

现在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觉得,以后四条腿的会比两条腿的多,动物医学必定可以从宠物经济里分一杯羹。有人视它为下一个风口——既是千亿宠物市场的黄金赛道,也是专家口中“就业稳、前景好”的潜力股;更有人把它当作既能实现“猫狗双全”梦想,又能稳握职场竞争力的完美选择。

但我觉得,事实却未必——“红利"的口号喊了好多年,但是到现在都没什么起色。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毕业人口逐渐增加,但社会就业缺口很小,大家很难找到自己期待的工作。报志愿时,大家都想每天和猫猫狗狗在一起,现实却很可能是在养殖场里和猪牛羊搏斗。

04

专业选择指南:从同理心到使命感,你准备好了吗?

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动物医学专业,从日常生活来看,首先需要对动物具备同理心,并且愿意去了解动物的行为、需求和健康状况等。而从专业角度讲,孩子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无论未来从事哪一方向,动物医学专业都要求掌握大量的知识,因此孩子的记忆能力至关重要。

在所有考量因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是否能接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现象。当别人已经开始工作或深造,而你却依然在教室里背诵着“马立克氏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牛妊娠周期中激素变化的水平”以及“三羧酸循环”等数不尽的知识点时,自己是否能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学业上的压力,依然坚持下去?

此外,是否能够接受动物实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对可爱的动物老师进行实验操作。我们必须要保持对每一条生命的敬畏,保持冷静和清醒,谨慎对待每一次实验。

图片

如果决心想踏上动物医学这条路,学校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择校时,一定要关注院校排名。不要人云亦云,说这个专业热门,就不管学校的整体实力盲目冲击。

学校的地理位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的就业和定居地。如果同水平的学校南北都有的话,建议优先选择南方学校,因为南方的教学理念与北方不同,实操机会相对会更多一些

但是,最终的选择还是取决于个人。事在人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定要自己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尽管动物医学曾让我感到痛苦,甚至一度想放弃。但我对这个专业的热爱始终未变。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这个专业。

无论是基础、预防还是临床,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感是直观的。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且有用的事情,尽管这种意义在短期内没有明显反馈。但坚持下来,时间久了,一定会看到成果。

很多人会对“农学”这一学位有所质疑,常听到有人打趣说:“父母种了一辈子地,供我出来,结果我继续学怎么种地。”

农业工作看似不如白领体面,不如工薪族自由;甚至吃了更多的苦,却不被认同。但我想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根本就在粮食安全上。

“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只有我们脚踏实地弯下腰去把这些事情做好了、做到位了,人类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不会闻“禽流感”丧胆,不会有肉不敢吃,不会把每天所需的粮食炒到“天价”。

农民又如何?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几代人智慧与辛劳的累计,是国家安定的根本

我其实很喜欢中农校长今年毕业的致辞“以农民的方式思维,以农民的方式做事”,这才是身为农大人最应该在求学过程中学会的根本。

欢迎点击下方链接,看更多高考路上的前辈分享经验。

清华历史系强基生自述:被嘲“无用”的文科,让我成为更“完整”的人

钱多事少、毕业躺赚?报考牙医专业的这些信息壁垒早该打破

考上“好就业”的机械专业,我却后悔了,报志愿“好就业”比“感兴趣”更重要吗?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高考路上的前辈》栏目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