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补依旧继续,依旧可以低价买到好货。
在整个上半年中,国补+各种补贴后只要2000多元(甚至更低)的Mac mini绝对是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的热门电脑机型。
作为苹果最新的“迷你主机”产品,2024款Mac mini不仅在外观上大改,而且将最新的M4芯片塞了进去,入门款更是升级为16GB,这也让Mac mini的最低配也拥有了更强的生产力和更持久的寿命,日常运行adobe全家桶、office套件还是很流畅的,绝对是最值得入手的迷你主机之一。
但它真的适合你吗?
我手里这台Mac mini已经用了7个月了,对我来说,它就是纯纯的工作用机,除了Adobe全家桶、office套件和Chrome浏览器,其他的软件很少在它上面运行过。在半年多后,我想和各位聊聊它,它好不好用、适不适合你用?一起来看:
首先,我们先从最开始讲起:
外观
外观方面,Mac mini一如既往的用了铝合金材质,质感还可以,而且散热孔设计在底部,整机看起来简洁低调又实用,放到显示器下方一点都不占地方。
在工艺方面,和前作超有分量的CNC铝坨坨不同,全新款Mac mini使用了更传统更节省成本的冲压工艺,虽然还是金属壳,但却轻便了不少。
与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迷你主机都不同的是,Mac mini和前作一样,它还内置了电源,随便一根8字电源线就能搞定供电,携带也更方便了。
很多人吐槽的开机键在底部,这样的设计确实对我没影响,因为我几乎不关机:
锁屏后Mac mini会自动进入待机模式,此时整机功耗在1W左右,按一下鼠标或键盘就能秒速唤醒。如果经常用,这可能比每天开关机还要省电。
但我觉得苹果爹味太重了,这样的开机键,真的不优雅也不方便,再加上互联网上一众自发给苹果洗地的人,真的让人难绷。
接口看似很多,但其实种类真的不够。
入门款除了以太网口和HDMI接口外,剩下5个全是USB-C,背面三个支持40Gbps的雷电4、而前面两个支持10Gbps的速率,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肯定够用且强力。
但——
可惜没有传统的USB-A接口,鼠标键盘接收器真的没地方插。你可能要说蓝牙就够,但其实蓝牙鼠标的延迟很不舒服,在Mac系统上,传统鼠标的体验远不如Windows,只有2.4G的游戏鼠标勉强丝滑,所以扩展坞是必须的。
性能和体验
我在这里更多的通过实际的生产力软件来评估了整机的性能,这样的数据更具备真实性、更能反映我们日常使用的实际体验。
Cinebench测试
在Cinebench R23中,Mac mini的M4芯片,它的单核性能秒杀R23所参照的所有处理器。
而多核性能方面,当年的桌面旗舰i7-7700K,得分仅不到M4的一半。
在我整理的数据库中,它的单核性能也是一骑绝尘,多核性能大幅领先M1 Pro、小超Ultra 5 125H,比大热的8845HS少了15%左右。
在启用新机制的Cinebench 2024里,M4的单核成绩同样处于顶端。
多核分数比桌面级的5800X多了15%。比M1 Max高了18%。
同样,在我整理的同级别测试数据库中,它的单核成绩远超所有,多核成绩也仅次于Ultra 7 155H和i7-13650HX。
PugetBench for Creators
PugetBench是由Puget Systems开发的基准测试工具套件,它可以直接调用PS、Pr等专业软件的功能模块,通过批量处理、视频渲染等操作模拟真实工作负载,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估专业软件在真实工作场景下的硬件性能表现。
我用它测试了一下Premiere Pro的运行性能评估,主要考验的是显卡性能,以及整机的综合性能,最终这台机器的得分是5098(越高越好),符合预期,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我4080显卡台式机的得分是15720,丐版MacBook Pro的M1 Pro是 5000多分,与之相仿。M4的剪辑性能约为14900K+4080台式机的1/3。
Blender 3D
Blender是一款专业的3D建模软件,内置渲染器,对处理器的多核性能要求很高。
我在极客湾看到他们用它测试7950X处理器渲染速度后,决定用极客湾的数据做基准。
Blender 3D渲染中,使用公开的宝马车场景,CPU渲染单帧,机械师曙光S耗时2分42秒(162秒,时间越短、性能越好)。
在数据库中,这个成绩介于8845HS和125H之间(M4数据暂未收录)。
发热、功耗和噪音
无论我用什么软件,哪怕是在Cinebench烤机时,机身也没有过热、而且风扇声音几乎很难察觉。CPU在烤机时最高也就70-80摄氏度,整体的温控和静音表现非常优秀,可以说在高性能迷你主机里,Mac mini M4应该是最安静、散热做的最好的那款。
我测了一下,在mac app store下载游戏、使用chrome+疼讯文档办公、挂着QQ微信的情况下,而且还插着移动固态硬盘,整机功耗会在10~20W之间波动,这个能效比真的十分夸张了!综合性能和能效比,它在同价位内,应该是不存在对手的。
无线网速度
这个小机器内置的WiFi速度还是相当可以的,和路由器的直连速率如上,跑满千兆宽带没啥问题。
硬盘速度
关于内置SSD的性能如上,顺序读写2800MB/s和2100MB/s,在整个PC业界属于入门的水准,远不如现在主流的PCIe4.0固态。不过,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只有256GB的存储空间。
所以还得再挂一个移动固态硬盘,或者挂载NAS才能用的爽。
小结
在性能上,Mac mini的M4表现非常夸张,它的单核性能几乎是所有处理器里的王者了,对于日常办公操作有着极高的响应速度和效率,而多核性能也非常强悍,在移动端处理器里也是头部水平,甚至大幅领先M1 Max,在处理器照片、剪辑和多任务操作的时候会有不错的表现。
所以,搭载M4芯片的Mac mini确实很棒!
但你真的需要一台Mac mini M4吗?
作为多年Mac系统用户(包括 M 系列芯片型号),我观察到一种现象:部分用户倾向于将“特定”专业软件视为“生产力”的唯一标准。我想了一下,可能是用office和剪辑软件的用户,在网上更活跃、发表观点也比用solidworks/catia/creo的人多,所以显得好像生产力就只有剪辑和office一样。
事实上,“生产力”的定义高度依赖工作性质:
对绝大多数商务人士而言,Office 套件和查看设计图软件就是核心生产力工具,Mac系统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对设计师、影视行业、开发者等群体来说,图像处理、视频渲染、编程等软件自然是刚需,Mac系统对这创意行业的工具软件支持度还是相当高的,尤其是音乐行业,Mac更是高性价比完成工作的必备品。
但对过程控制、自动化、财务人员、传统销售等众多使用场景来说,从业者所使用的核心工具可能完全不同,Mac系统根本无法适配,Linux和Windows才是主力。
所以,我说Mac电脑在部分领域,如创意工作、特定开发需求上确实有一定优势,但对于日常文字编辑、表格处理等任务,主流 PC 同样可以高效完成,且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学习门槛更低。
我的购买建议是这样的:
Mac mini更适合不玩游戏的家庭用户或轻度用户,对于已有高性能Windows电脑的用户来说,你如果想要一台低功耗低噪音能0帧启动的辅机/娱乐主机的话,Mac mini倒是挺合适的。
像我,看中静音和开盖即用的特点,所以在已有Windows电脑的情况下额外购入了MacBook Pro和Mac mini,Mac系统的特性完美契合了我的需求,这仅代表一种基于个人使用场景的选择,并非对其他工具的否定。
但对于想玩游戏的年轻人、读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Mac mini和MacBook都不是你的第一选择。一台3000~4000元的笔记本、3000以内的迷你主机/台式机通常就能很好满足不玩游戏的大学生,且省去了适应新系统的学习成本。
在选购时,咱们一定要基于实际工作流和个人需求,无需将设备神化,不同工具服务于不同场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