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西安浐灞公安分局正式推出其专属AI主播“浐灞小警花”。这位形象干练、充满亲和力的虚拟警员,将作为浐灞公安的官方数字形象代言人,承担起反诈宣传、反校园霸凌、普法教育等公共安全信息的权威发布与传播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浐灞分局首次引入AI力量。今年4月,该局已在“连心警务微信群”中上线了“浐小警”人工智能警务助理——一个专注于解答户籍、身份证、居住证等11大类52项窗口业务的智能问答机器人。两者定位清晰有别:“浐小警”是幕后高效服务的“智能客服”,而“小警花”则是台前专业传播的“形象代言”。
放眼三秦大地,从渭南的AI拜年宣传片、铜川的民警AI数字名片到榆林的AI换脸反诈视频,从西安高新的巡逻机器人到汉中的应急无人机,人工智能正以多维度、深层次的方式,重塑着陕西警务宣传与公共服务的形态与效率。
破冰之举:数字代言人的诞生与使命
浐灞公安分局此次推出“浐灞小警花”,其核心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真人主播在警务宣传中的固有局限。不同于需要休息、受制于排期和场景的真人警员,这位AI主播具备“永不疲倦、随时待命”的特性。她能够7x24小时在线,在各类数字平台(如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社区信息屏)上持续发声,确保关键的安全信息、政策解读和预警提示能够第一时间、无间断地触达公众。
在内容承载上,“小警花”依托强大的知识库和精准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确保传递信息的权威性与一致性。相较于真人主播可能存在的个体理解差异或口误风险,AI主播对政策法规、办事流程的解读基于官方数据库,确保每一次发声都严谨准确,有效维护了警务信息的公信力。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她为公安宣传塑造了一个稳定、专业且极具辨识度的数字IP形象。这个统一的形象有助于在公众心中建立持久、清晰的认知连接,强化公安宣传的品牌效应,使安全理念更易入脑入心。
三秦实践:陕西警务AI应用的创新图谱
陕西公安在AI赋能宣传与服务领域的探索,已呈现出多元化、体系化的特征,远不止于AI主播。
西安高新分局:部署“优友”机器人警察进行自主巡逻、全景监控、人脸识别,并具备“一键报警”功能。其无人机在河道巡逻中喊话劝离戏水群众,有效预防溺水事故,是AI在主动防控、物理干预层面的应用。
铜川王益区:推出民警AI数字名片(类似于升级版电子联系卡)。群众扫码即可通过语音或文字与“AI民警”对话,咨询居住证更新等常规事务,是AI在个性化、便捷化服务接入上的尝试。居民反馈:“有了这个AI助手,咨询小事真方便。”
这些实践共同描绘出一幅“服务智能化、宣传精准化、防控立体化”的陕西智慧警务新图景。
无人机在秦岭深处扫描着生命热信号,地面机器人指引着市民指尖办理业务,而手机屏幕上,AI警花正用清晰悦耳的声音拆解着最新的诈骗话术——这并非科幻构想,而是正在三秦大地上演的数字警务现实。
“浐灞小警花”的亮相,标志着陕西公安宣传进入了“数字代言人”时代。其深远意义,不在于取代镜头前英姿飒爽的真人
主播,而在于构建一个“人机协作、优势互补” 的全天候、全场景宣传服务网络。当警员们结束一天的辛劳,数字警花仍在岗值守;当乡村老人面对智能手机一筹莫展,乡音版AI能耐心解答;当千篇一律的条文让人昏昏欲睡,AI主播视频让法律知识“秒懂”。
陕西公安的AI实践启示我们:技术是手段,安全是目的;效率是驱动,信任是基石。未来,唯有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让AI宣传更“懂人心”、更“接地气”、更“解难题”,才能让科技之光真正照亮平安之路,谱写智慧警务惠泽三秦百姓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徐静
审核:何东京
供稿:华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