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突然暴涨!上海人涌入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竟然“人设崩塌”,视频疯传网络

今年是“体重管理年”

各种减重妙招

在社交网络平台频出


上海多家医院新开了
“减肥”门诊
就诊火热

图片


当前,上海已有不少三甲医院推出肥胖专病门诊、肥胖多学科诊疗门诊,或组建肥胖诊治中心。记者实探减重门诊发现,与其他学科以老年病人为主不同,各大减重门诊,年轻人挂号多,“燃烧你的卡路里”没那么容易。


“之前没在意,现在下定决心减肥了。”坐在诊室中,80后的珊珊看起来有些苦恼,促使她改变的,正是肥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走几步路就喘、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

“以100为基准,你的内脏脂肪面积达到了169平方厘米。直白地说,就好像一个人身体里堆积了近两个人的脂肪。”拿着报告单,市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林毅分析,珊珊肥胖的主要原因是体脂超标严重,尤其是脂肪堆积在腹部。


近来,越来越多“胖胖”主动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华东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MDT门诊每周三上午开诊,由普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消化科等专家共同坐诊,为肥胖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这个门诊上不乏“大体重”的肥胖患者。医生告诉记者,前来就诊的年轻人很多,不少都是工作后开始“发福”的,有人从90多斤飙升至200斤左右。肥胖的成因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生活节奏紊乱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去年,十院推出肥胖诊治中心,围绕“肥胖”这件事,中心开出肥胖多学科诊疗、肥胖肠道菌群治疗、肥胖高血脂、肥胖甲状腺疾病、肥胖中医治疗、肥胖生殖咨询、肥胖心理、肥胖针灸埋线等多个专病门诊。

“过去,减重手段有限。近年,包括创新药、减重手术等在内的治疗手段发展很快,医生有能力给肥胖患者提供更多、更合适的治疗。”上海十院内分泌代谢科肥胖专科主任卜乐说,患者的认可直接反应在就诊量上——肥胖多学科诊疗门诊月均门诊量达700余人次。


日前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肥胖外科、医学体重管理中心沈奇伟副主任医师

一则“把肯德基吃成了减肥餐”

在社交媒体走红



网友口中的“垃圾食品”真的能成为减肥餐吗?就在近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找到了沈医生,他给了明确答复:这不是噱头,只要掌握健康饮食的“核心秘籍”,肯德基等快餐确实也能成为减肥餐。


沈奇伟开门见山说,其实减肥的关键都是饮食、运动这两点,无论是时下流行的注射司美格鲁肽,还是做肠道支架、减重代谢手术等,万变不离其宗,没有“热量缺口”肯定无法改体重。那么如何找到“热量缺口”?一要科学饮食二要坚持运动。


专家表示,科学饮食需要掌握三大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原则,三者缺一不可。不少人尝试不吃碳水,其实这样的做法不可取。碳水可以帮助维持脑功能等进入较好状态;蛋白质可以分解成不同氨基酸,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保持肌肉量;即便是脂肪也不是一无是处,许多正常生理功能需要脂肪来参与。人体每天摄入的热量中应该有一半是由碳水来提供。例如每天摄入1000大卡,就需要有500大卡是从碳水而来。


一般来说,减重女性平均需要摄入100-120碳水,男性需要摄入120-130克碳水。至于许多人关心的“好碳、坏碳”,专家也明确:米饭、面条、玉米、、芋头……这类碳水升糖相对慢,热量并不高而加了白砂糖、蔗糖的“坏碳”,升糖指数非常高,不建议摄入,“血糖的稳定对食欲的稳定非常重要。”除了上述宏量营养素,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也很重要。一般来说,蔬果之中这些营养素含量较高,水果建议每天摄入200克左右,尽量选择低糖水果。


如何把快餐吃成减肥餐?沈奇伟的视频里“现身说法”:炸鸡的油炸鸡皮去掉,肉的部分是蛋白质,汉堡面包算碳水,“当天没买到玉米杯,就用土豆泥来代替,这也属于‘好碳’”他解释,至于汉堡里的蔬菜,则是膳食纤维。如此一来,营养素全都到位了。专家特别提醒,“膳食纤维-蛋白质-碳水”这样的摄入顺序,比“碳水-蛋白质-膳食纤维”更具有饱腹感,血糖波动也更小更稳定。


“其实过度节食易反弹复胖、难以坚持,胖胖瘦瘦对体重管理挑战更大。掌握科学饮食原则,体重自然会回归正常范畴。”沈奇伟最后还强调,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减肥,门诊看到不少人属于“体重焦虑”,如果市民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必要过度减肥。


哪些人确实需要体重管理?除了体重指数(BMI指数)超标外,还应关注内脏脂肪的含量,腰围堪称关键指标。一般来说,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属于中心性肥胖,进一步用体脂秤来称的话,男性体脂率应维持在10%-20%,女性维持在20%-30%,如超出这一范畴,就要改变饮食、坚持运动,以此来科学减重了。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部分内容来自此前报道

相关作者:顾泳 等

微信编辑: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