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印,自2010年投身基层工作以来,2015年至2017年连续荣获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获得乡级“脱贫攻坚优秀工作者”称号,2019年获得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1年担任三元乡青竹村党组织书记以来,他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党建引领贯穿乡村发展全过程,带领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山村实现华丽蜕变,成为乡亲们心中的“主心骨”和“引路人”。

大方县三元乡青竹村下辖7个村民组,总面积9.8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32户2010人,这里山高坡陡、耕地稀缺,长期面临土贫水少、劳动力外流等困境。李朝印担任该村党组织书记后,将建强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2名后备干部,构建起“5名村‘两委’成员+3名驻村工作队+28名正式党员”的基层治理骨干力量。建立“支部议事+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协同机制。每月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覆盖党员400余人次;借助“学习强国APP”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同时,创新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组织党员为群众办实事30余件,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李朝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引进农业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流转土地200亩建立辣椒种植基地。他带领15户党员群众参与种植示范带动,提供技术培训和销售保障,辣椒产业产值达2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
李朝印深知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他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依托“党建+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划分为多个网格,组织党员干部包保联系,累计解决群众难题800余件。他探索组建“村民互助队”,关爱500余名留守群体,通过精准帮扶,消除32户困难家庭返贫风险。2025年为群众积极申请到化粪池改造50个、卫生厕所改造50个的政策补贴名额并已全部完成改造工作,为12户困难家庭申请临时救助,为8名残疾人办理残疾证并提供康复服务,走访关爱特殊人群1000余次。

村民黄朝江说:“我们支书很务实,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为我们这个地方修桥、补路,时刻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我家儿子、儿媳外出务工,留下两个小孩在家,他们也时常来看望,很是关心。”
李朝印多方协调资金,打通了青竹村最后2公里未硬化道路,安装80余盏路灯;2023年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400万元,修建了三元乡到大山乡通乡公路混凝土桥梁“姆都桥”;2024年主动带头动员群众积极筹资6万余元,投工投劳100余个工,解决了辖区3个组131户958人的饮水问题,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30万余元对青竹村塌方路段进行修缮,向帮扶单位积极争取20万元的办公阵地改造升级资金。

在环境整治方面,李朝印积极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治理5公里河道,修建5口养殖户化粪池、30户卫生厕所,创新“红黑榜”制度,整治500余户人居环境,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他注重法治宣传和矛盾调解,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讲座,成立村级调解委员会。今年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5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青竹村主任助理陈启贵说:“我们支书在我们村任职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组织村委全体干部带动老百姓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积极对接上级有关部门为村里争取民生项目,是一位好支书,老百姓都非常喜欢他。”

“任职以来,我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目前青竹村整个村庄的人居环境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团结带领好我们班子,汇聚好全村的力量,谋划好我们村的产业,带领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青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朝印说。
李朝印,自2010年投身基层工作以来,2015年至2017年连续荣获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获得乡级“脱贫攻坚优秀工作者”称号,2019年获得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1年担任三元乡青竹村党组织书记以来,他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党建引领贯穿乡村发展全过程,带领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山村实现华丽蜕变,成为乡亲们心中的“主心骨”和“引路人”。
大方县三元乡青竹村下辖7个村民组,总面积9.8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32户2010人,这里山高坡陡、耕地稀缺,长期面临土贫水少、劳动力外流等困境。李朝印担任该村党组织书记后,将建强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2名后备干部,构建起“5名村‘两委’成员+3名驻村工作队+28名正式党员”的基层治理骨干力量。建立“支部议事+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协同机制。每月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覆盖党员400余人次;借助“学习强国APP”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同时,创新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组织党员为群众办实事30余件,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李朝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引进农业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流转土地200亩建立辣椒种植基地。他带领15户党员群众参与种植示范带动,提供技术培训和销售保障,辣椒产业产值达2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
李朝印深知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他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依托“党建+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划分为多个网格,组织党员干部包保联系,累计解决群众难题800余件。他探索组建“村民互助队”,关爱500余名留守群体,通过精准帮扶,消除32户困难家庭返贫风险。2025年为群众积极申请到化粪池改造50个、卫生厕所改造50个的政策补贴名额并已全部完成改造工作,为12户困难家庭申请临时救助,为8名残疾人办理残疾证并提供康复服务,走访关爱特殊人群1000余次。
村民黄朝江说:“我们支书很务实,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为我们这个地方修桥、补路,时刻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我家儿子、儿媳外出务工,留下两个小孩在家,他们也时常来看望,很是关心。”
李朝印多方协调资金,打通了青竹村最后2公里未硬化道路,安装80余盏路灯;2023年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400万元,修建了三元乡到大山乡通乡公路混凝土桥梁“姆都桥”;2024年主动带头动员群众积极筹资6万余元,投工投劳100余个工,解决了辖区3个组131户958人的饮水问题,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30万余元对青竹村塌方路段进行修缮,向帮扶单位积极争取20万元的办公阵地改造升级资金。
在环境整治方面,李朝印积极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治理5公里河道,修建5口养殖户化粪池、30户卫生厕所,创新“红黑榜”制度,整治500余户人居环境,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他注重法治宣传和矛盾调解,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讲座,成立村级调解委员会。今年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5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青竹村主任助理陈启贵说:“我们支书在我们村任职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组织村委全体干部带动老百姓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积极对接上级有关部门为村里争取民生项目,是一位好支书,老百姓都非常喜欢他。”
“任职以来,我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目前青竹村整个村庄的人居环境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我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团结带领好我们班子,汇聚好全村的力量,谋划好我们村的产业,带领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青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朝印说。
大方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郑春华 钟 欢
编 辑:郑永扬 龙 英
编 审:杨 娟
监 制:许再晶
总监制:刘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