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绿地变“私人领地”?他们破“硬”还“绿”为民解忧

图片
图片

社区公共绿地是居民共享空间,一草一木都承载着社区的生机与和谐。然而,个别居民却将绿地改造成了“私人领地”,圈占填实、堆放杂物,让清新的绿意变成了“杂乱角”,不仅破坏社区环境,更埋下消防安全隐患。


近期,有市民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来电反映,国顺东路某小区的一楼住户,通过将自家窗户外的公共绿化带用水泥浇筑硬化,来堆放旧家具和装修材料,破坏了原本的绿化环境,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核实并处置。对此,长海路街道积极行动处置,还居民舒适安心的居住环境。


接收工单后,长海路街道城运中心第一时间电联市民核实其诉求,同时,街道第一综合网格工作站牵头整合各方力量,会同小区物业、居委等部门工作人员赶赴实地进行检查勘察。


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注意到,该栋居民楼楼底原本绿化带区域已被水泥完全浇盖,而附近土地均有人为翻动过的迹象。不少生活垃圾混合着泥土散落在附近绿植周围,此外,一些装修材料及私人物品也零零散散堆置在一旁。经测量,该处违规占用绿地约7平方米左右


图片


经了解,工作人员得知该户业主近期新装修,物业曾在巡查小区期间发现其将修缮排水渠剩下的水泥直接覆盖在绿化带内,并对该占“绿”行为进行劝阻,但其未及时整改。在后续与该业主面对面沟通中,工作人员发现其错误地认为该处绿地已荒废,临时使用既能解燃眉之急,也不影响后期“美丽家园”的改造。随着堆物越来越多,不少楼栋居民反映下雨天总会有持续、沉重的碰撞噪音,同时夏季来临天干物燥,他们对该处安全隐患愈发感到担忧……


图片


面对该情况,街道第一综合网格工作站积极整合社区力量,以“情”与“法”融合,规劝该业主自行整改。


一方面,工作站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从群众工作为切入点开展处置,携手街区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与社区居委干部耐心细致地做好该户业主的思想工作,强调公共空间属于全体业主,私自占用不仅易引发邻里矛盾、影响美观,同时还会有火灾隐患。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坚持入楼逐户沟通,了解具体诉求与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另一方面,物业工作人员明确告知业主,占用公共绿化区域堆放私人物品,严重违反了小区的管理规约,属于违规行为,必须进行整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则依据《上海市绿化条例》内容,现场进行执法教育,解释了其行为对小区环境及安全的影响。


图片


在各部门情、理、法结合的耐心劝导下,这户居民最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整改。当日,现场工作人员便联系到了工程队开展行动,通过现场全程驻场指挥,将违规浇筑的水泥地面彻底敲除,恢复了原貌,而堆放在窗户外立面的木板等各类家具建材,也由业主本人自行处理干净困扰大家的“水泥地”、各类堆物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但被浇筑过的绿化早已坏死,又该如何处置?


得益于该小区目前正全面推进“美丽家园”建设,该处紧邻楼栋的绿化带区域,正好在进行地下管道的更换工程。通过工作人员的积极沟通,施工方已计划在6月底完工后,邀请专业的绿化养护人员进场,根据规划方案重新种植以常绿植物为主的绿化,确保一年四季都有绿意,同时,还将精心搭配色彩丰富花期交替的植物。未来这里将是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窗下画卷”。


后期,居委将协同物业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并对社区内花园绿植及隐患点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置社区内各类生态环境及安全问题,做好民生实事,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为建设社区美好环境不断施力赋能。随着问题最终解决,悬在居民们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在电话回访中,反映人对工作人员的处置表示感谢与满意。


下一步,长海路街道将持续关注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小区环境文明生态建设,不断强化多部门联动处置机制,巩固治理成效,积极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关注居民需求,守护美好家园环境,以实际行动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提质赋能作出积极贡献。


文字 | 成佳佳

编辑 |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