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反导全线失灵,伊朗导弹变轨突防,中国“红旗-29”能挡住美军导弹吗?

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已停火,此前伊朗用“法塔赫-1”和“泥石”系列弹道导弹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袭击。

这些导弹不仅射程覆盖以色列全境,还具备末段蛇形机动能力,极大干扰了拦截弹的计算和响应。

而以色列和美国联合部署的反导系统——“萨德”、“箭-3”以及“大卫弹弓”——却在实战中表现不佳,未能有效拦截来袭导弹。

这一结果引发了国际舆论的热议:面对类似威胁,中国的反导体系,尤其是新亮相的“红旗-29”,是否能抵挡美军的高超音速导弹?

图片

伊朗的成功突防并非偶然。其“法塔赫-1”和“泥石”导弹在末段飞行时能够频繁变轨,干扰传统反导系统的拦截计算。

以色列的多层反导体系虽然覆盖了高、中、低空,但面对这种高机动导弹时暴露了明显短板。

尤其是“萨德”和“箭-3”,设计初衷是拦截传统弹道导弹,对于末段机动目标的拦截能力有限。这场冲突暴露了传统反导系统在面对新型弹道导弹时的技术局限。

中国近年来在反导领域持续发力,构建了从低空到高空的分层防御体系。“红旗-19”是目前已知的末段高空拦截系统,类似于美国的“萨德”,而刚刚曝光的“红旗-29”则是中国首个具备中段拦截能力的系统。

中段拦截的优势在于目标导弹在这一阶段轨迹相对稳定,干扰措施不易生效,因此更容易拦截。然而,这种拦截方式对侦察与预警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图片

在现代反导体系中,预警能力是关键。中国已部署多部远程X波段雷达和“天波雷达”,理论上可以探测上千公里以上的高空目标。

此外,中国的天基红外预警系统也在持续完善,可探测导弹发射时的红外特征。这些技术储备使中国具备了探测中程导弹的能力,并为“红旗-29”提供了足够的预警时间。

然而,面对美军的高超音速武器,如“暗鹰”(LRHW)和“IR-CPS”,中国的反导体系仍面临严峻挑战。这些武器配备的C-HGB滑翔弹头在大气层内滑翔飞行时速度快、机动性强,滑翔轨迹难以预测。

根据公开数据,C-HGB滑翔段足以绕开传统反导系统,可以在“几分钟内”打击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目标。尽管“红旗-29”可能在中段具备一定拦截能力,但末段拦截仍是薄弱环节。

图片

伊朗的成功突防为中国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必须完善空天侦测体系,确保预警能力覆盖全面。其次,分层防御是未来趋势,需在中段、末段乃至初段拦截能力上全面布局。最后,传统拦截弹需要向高机动杀伤体方向发展,采用直接力控制和末端主动制导技术。

如果面对的是伊朗的“法塔赫-1”,中国的“红旗-19”+“红旗-9B”组合已经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但若面对美军未来的“暗鹰”或“IR-CPS”,中国必须依靠空天侦测和中段拦截为主,而在末段高超音速目标的拦截上或仍需技术突破。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