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创新高!成都楼市,捅破了天花板!

作者:余飞

01

成都,房价创新高

成都的确很猛。

6月19日,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麓湖丽世缦华项目再次取证。本批次取证房源24套,建筑面积均超250平方米,均价约10.7万元/平方米,套均总价超1500万元。

其中一套建筑面积约256平方米的精装房源,单价达到了22万元/平方米,总价5661.33万元。

图片

据每日新闻披露,这一单价超过了之前的交子缦华最高16.98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成为成都新房取证价格新高。

图片

从公开资料来看,麓湖丽世缦华项目背后的操盘手是润达丰滨江。有趣的是,之前最高价的交子缦华也是润达丰滨江的项目。

2024年9月27日,天府新区麓湖板块一宗约37亩地块出让,因处于麓湖板块热门地段和江景低密先天条件,吸引了万华、润达丰滨江以及绿城、招商蛇口、远达、新希望等9家房企参拍。

最终,在超100轮竞价后,润达丰滨江以楼面价24300元/平方米、溢价率约87%竞得该地块,并成为彼时成都楼面价TOP3地块,这也是天府新区第一宗楼面价超2万元/平方米的地块。

去年年末,该项目首次取证预售6号、7号、9号楼,均价超过7万元,最高价达到12万元。

这一次取证预售的是5号、10号、11号楼,整体均价达到10.7万元,10、11号楼每套房源单价均超过18万元/平方米。5号楼价格略低,但也超过了7万元/平方米。最高价则超过了22万元/平方米。

楼面价2.43万,项目最高预售价却卖到了22万,这是翻十倍卖出。

02

地价也创新高了

成都楼市的猛,不仅表现在房价上,也表现在地价上。

3月11日,三宗分别位于高新区大源西板块、锦江区三圣乡板块、成华区槐树店板块核心区地块,全部高溢价成交。

图片

其中高新区大源西板块,吸引了招商蛇口、建发房产、中国金茂等十余家知名房企参拍。经过130余轮激烈竞争,该地块最终由招商蛇口以27亿元的总价斩获,成交楼面价31700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70.4%。

3.17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超越了去年9月份由贝壳创造的高价纪录。

2024年9月20日,经过82轮竞价,贝壳以10.76亿元的价格竞得锦江区金融城三期H12地块,溢价率42.19%,折合成交楼面价27300元/平方米,一举成为成都新的单价地王。

这一次大源西地块,一举将成都楼面价拉入了“3”字打头时代,成为成都新的单价地王。

两周后的3月27日,成都推出的金融城三期H10地块引发激烈争夺。该住宅用地出让面积约32495平方米,起拍价16.25亿元,起始楼面价2万元/平方米。

该地块在开拍前便吸引了大量市场关注,本次出让引来华发、华润、中海、建发、招商蛇口等10家房企竞拍。经过213轮竞价后,该地块最终被建发集团以33.47亿元的价格摘得,成交楼面价41200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106%。

成都楼面价最终进入了“4”字打头时代。

和杭州一样,一个月内两度刷新地价天际线。

在地王氛围叠加下,一季度的成都和杭州一样,楼市热火朝天。

成都官方披露,一季度成都成交87971套住宅,其中新房成交27871套,同比去年一季度上涨19.7%;二手房成交60100套,同比去年一季度上涨32.9%。

此外,一季度成都的新房与二手房同步上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成都新房价格从去年12月份止跌上涨以来,连续四个月上涨。

1月份环比上涨0.7%,2月份上涨0.3%,3月上涨0.5%。

二手房价格自去年10月份止跌上涨以来连续上涨了6个月。

1月份环比上涨0.2%,2月份环比上涨0.2%,3月份上涨0.1%。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这种成交势头,直到4月份中美关税大战再次挫伤市场信心而终止。

成都3月份二手房成交量高达25358套,4月份微跌至24473套,5月份则跌破两万套。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官方、媒体公开披露与报道

其房价4月份仍双涨,新房环比上涨0.3%,二手房环比上涨0.1%。

到5月份,新房仍环比上涨0.1%,二手房环比则下跌了0.2%。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成都为何这么强悍?

一方面,均价相比于东部热点城市,不算高。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强调过,当下各城市遭遇的楼市困局,都是当年房价拼命上涨造成的。

成都的房价上涨方式,与长沙雷同,都是温水煮青蛙,钝刀子割肉模式。

每月涨一点,持续不断地上涨,长年累月持续上涨。

这种模式之下,一方面房价绝对量相对东部热点城市并不太高,民众的接受度比较高。注意,这里说的是相对,不要钻牛角尖。

目前成都的二手房挂牌价仍只有1.65万元/平方米。

图片

相比于杭州、苏州、南京、宁波、青岛、厦门等城市,接受度好很多,泡沫小太多。

其他城市的民众,奋力一跳也没有买的指望。成都普通民众努力一下,还是有购房的希望。这是成都楼市耐扛的底层逻辑。

另一方面,人口不断涌入,需求不断增加。

归功于成都近年来的成功宣传,成都近年来名声大噪。再加上四川盆地独特的宜居条件,以及东部城市房价高企的现状,成都过去十年成功收割了一波人口。

七普数据显示,成都过去十年(2010年至2020年)常住人口增量高达581.9万人,增量仅次于深圳、广州,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在人口增量整体降档换速的背景下,成都依旧增加了24.5万人,位居第二。

2022年全国人口见顶转向的背景下,成都人口增量从2021年的24.5万下降至7.6万。增量的确跳水了,但依旧保持着人口增量。

2023年全国人口加速下降的背景下,成都常住人口增量仍在10万之上,有13.5万增量,位居全国第五。

2024年增量降至7.1万人。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人口不断涌入,需求不断增加。

而且,关键的是,成都不仅虹吸全川的购买需求,也承接着西藏等西南地区的置业需求。

毕竟,成都在官方的定位中,非常高。

2024年初,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明确四川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腹地,全国独此一份,而成都是腹地的中心;

7月,《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9月15日,官方宣布“将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成都毋庸置疑是“关键产业备份”主力;

9月27日,国务院批复《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都城市定位「升格」——从“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升级为“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同时新增“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定位。

整体功能定位,比同级别的杭州、南京、济南都要高。

图片

03

成都楼市也有压力

尽管成都的新房很耐扛,但更能真实反映市场价格变化的二手房,压力山大。

今年1月份,克而瑞四川统计,大成都新旧房总存量近27万套,其中二手房挂牌超16万套,是新房存量1.6倍,库存充足。

而克而瑞四川发布的5月份数据显示,二手房挂牌量已经冲破20万套。

图片

这意味着,成都二手房业主降价挂牌抛售氛围正在加重。

诸葛找房披露的最新数据则显示,当下成都挂牌的二手房调价房源中,降价房源达到92.07%。

图片

库存充足,再加上目前经济、就业形势仍不明朗的基本面,可以说当下没有哪一个城市的房价具备强力反弹的基础。

今年的整体形势应该比2024年不会好到哪儿去,无论是大区域还是城市内部,都会出现明显分化。

甚至可以说,2025年的楼市,是中国在经历了深度调整之后的最明显的分化之年。

城市之间,一线城市与部分强二线城市跌幅会逐渐收窄,三四线城市则继续深度调整。

城市内部,核心区跌幅收窄,外围区继续卷价格。

城市和人一样,都遵从马太效应,呈现越来越深度的两极分化,面积越大的城市,这种现象越严重。

成都在这方面,更是一个典型。

由于版图太大,优质资源和产业基本都集中在核心区,人口随着流动,因此造成了,库存量基本集中在外围区,核心区的去化周期已经非常短。

成都5+2区域的房价安全系数较高,购房者可以入手,而外围圈层则需要谨慎。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第一,去化周期角度。

目前,成都各区中,只有温江区的去化周期超过了12这条警戒线,其余都低于警戒线。

尤其是武侯、锦江,去化周期都只有两个多月。

图片

成都外围区的去化周期,最新的数据查询不到,延用去年10月份的数据来看。

远郊区新房去化周期都大于24个月,包括都江堰、大邑、金堂、蒲江、简阳以及广义二圈层的青白江、新津、东部新区,这些区域的共同特征是新房库存较高且流速慢,因此去化周期长。

图片

第二,人口流动角度。

从人口角度来看,过去十年成都虹吸的人口,也大多流向了核心区。新都区十年常住人口增加了79.8万人,郫都区、龙泉驿区、成华区、天府新区、高新区等核心区,增量都在前列。

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成都市统计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