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6月25日的报道,伊朗国防部长阿齐兹·纳西尔扎德抵达中国青岛,出席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
这次访问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原因不仅在于会议本身,更在于伊朗刚刚经历了一场与以色列的军事冲突。
伊朗国防部长阿齐兹·纳西尔扎德
就在会议期间,伊朗官方确认,其高级军事指挥官阿里·沙德马尼在以色列空袭中殉职。
这一消息无疑对伊朗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纳西尔扎德在中国的表现,特别是在参观中国海军驱逐舰时的驻足沉思,更让人对伊朗未来的防务选择充满猜测。
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由来已久,本次交火更是将两国矛盾推向高潮。以色列多次空袭伊朗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事目标,而伊朗则以无人机和导弹展开反击。
阿里·沙德马尼
虽然伊朗展现了强大的导弹能力,但冲突中暴露出的防空系统薄弱和装备落后问题,使其在应对以色列的空袭时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此次阿里·沙德马尼的牺牲,进一步凸显了伊朗在防务上的短板。
就在这一背景下,纳西尔扎德按计划访华。虽然行程早已安排,但其时机耐人寻味。
首先,此次访问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尽管刚刚经历冲突,伊朗高层依然稳定,国内局势并未失控。
其次,纳西尔扎德在会议期间参观了中国海军“开封号”驱逐舰。
根据现场报道,他在舰上驻足良久,表情凝重。结合伊朗的防务困境,这一细节引发了外界的广泛猜测。
伊朗的军事装备长期依赖俄罗斯,但近年来,俄制武器的表现逐渐受到质疑。例如,伊朗采购的S-300防空系统在实战中的表现并不突出,而苏-35战机的交付也一再拖延。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对外军售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伊朗需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而中国无疑是一个重要选项。
中国的武器装备以技术先进、性价比高著称。例如,中国制造的“翼龙”无人机和“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已经出口至多个国家,并在实战中表现优异。
此次纳西尔扎德参观的“开封号”驱逐舰,则是中国052D型驱逐舰的代表之一,其强大的防空和反舰能力完全能够满足伊朗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在对外军售中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会让合作伙伴在技术和后勤保障上受制于人。
如果伊朗选择加大与中国的军事合作,这不仅有助于其弥补装备短板,还能为中东局势带来新的变化。
作为上合组织的新成员,伊朗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加强与成员国的合作,而中国则可以借此进一步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
当然,这种合作也可能引发美国和以色列的警惕,甚至促使其采取更多遏制措施。所以中伊之间是否会达成军事武器方面的合作,我们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