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传统产业,在不少人的脑海中就会和“落后”“低效”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木器加工这个行业更是传统行业中的“冷门”,似乎就应该是电锯轰鸣、木屑遍地。诸城市却将传统的“老行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拓展出新路径,焕发出新生机。
走进位于诸城市石桥子镇的山东舒尔家具有限公司,在机械的轰鸣声中,一场“智能木匠”的精彩表演正在上演。木床割圆、仿型、砂边、定厚砂光、打孔、喷漆、组装、包装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在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些“智能木匠”凭借着超高的精度和稳定的工作效率,不仅让企业产能显著提升,而且节省人员20余人,生产成本大幅削减,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木器产业劳动密集、效率低下的固有认知。
“只有人机协同,才是当前木器产业标准生产智能制造的最优解。一方面,实木家具人工制造不具备机器人的完全可替代性;另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短缺的当下,智能机器又能成为有力补充。今年1-5月份,该公司实现产值近9000万元,同比增长18.5%。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投入300万进行智能化改造,购置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山东舒尔家具有限公司经理冯建伟表示。
据悉,山东舒尔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木制家具加工出口企业,现有职工近300人,主要生产梯凳、圆盘、四层架等实木家具,产品销往欧洲、美洲、亚洲等市场。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21.2%,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6.6%。
公司将自动化设备应用与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车间严格实行5S管理,完善的安全设施和除尘系统为生产保驾护航。成立家具产品检测实验室,其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达到了国家及国际认可的标准,在厂区内就可实现产品性能检测,进一步降本增效。同时,公司加入森林管理委员会 - FSC,通过林产品产销监管链(COC)及森林可持续经营(FM)认证,在诸城、高密等地共计拥有超3.8万公顷林地,建立起可持续的原材料供应体系,既保证了原材料的品质,又践行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近年来,诸城市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木器加工企业“智改数转”,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单是石桥子镇就有木器加工企业19家,其中,7家拥有进出口自主权,这些企业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升级和产品迭代,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链。2024年,全镇规模以上木器企业进出口总额达7.1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出口额7亿元,同比增长24.4%,年加工各类木器2000万件(套),远销欧美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亮眼数据彰显出智能转型带来的强劲发展动能。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与产业链的深化协同,这片土地上的木器产业必将书写更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大众新闻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张宝昌 王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