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之隔的“破局”:新泰政府“让地”解困,瑞泰1.2亿技改项目“破土”提速

图片

近日,山东瑞泰玻璃绝缘子有限公司新建的职工食堂投入使用,400多名工人有序取餐。而就在三个月前,这里还是新泰市检验检测中心的天平室、建材室和硫分检测室。“看着设备搬走确实心疼,但能为重点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值!”一位技术员擦拭着待搬迁的仪器说道。窗外不远处,检测中心原办公楼已挂上瑞泰公司标识,员工们忙碌进出——这片占地3.6万平方米的园区,正经历一场为产业升级而实施的“腾笼换鸟”。

这一变化,是新泰市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的生动实践。面对山东瑞泰玻璃绝缘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泰公司”)1.2亿元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改扩规项目的用地瓶颈,新泰市创新思路,开创性地实现了政府机构主动腾址为企业发展“让路”。

瑞泰公司是市级做大培强工业企业和2025年度泰安市工业类重点企业,其特高压钢化玻璃绝缘子供不应求,产能不足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公司规划了总投资1.2亿元的技改扩规项目,计划新建10000平米生产厂房和5000平米智能化立体仓库,目标实现年产600万片特高压绝缘子、年产值5亿元、年税收1700万元。然而,企业现有厂区已无拓展空间,急需毗邻土地。

一个关键的地理优势提供了可能:瑞泰公司与检测中心园区仅一墙之隔。新泰市委、市政府领导深入调研后,果断决策:腾空检测中心现有园区,整体移交瑞泰公司使用!根据规划,检测中心原有的办公楼将直接作为瑞泰公司的新办公大楼,仍在使用的实验楼、计量楼等未来也将改造为餐厅、宿舍、研发中心及合伙人办公空间。

然而,腾挪之路并非坦途。该园区土地产权属于新泰市统筹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新泰市金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用地性质属于商业用地。更棘手的是,该土地及房产已抵押给新泰市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一笔长期贷款担保物,需从2025年起分8年还本方能解押。抵押状态和商业用地性质,使常规的产权变更和工业用地购买路径受阻。

“接到任务时,面对的是一个‘死结’:企业等不起,土地动不了。”参与协调的工作人员坦言。面对复杂局面,新泰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金质公司、检测中心与瑞泰公司反复论证,最终敲定创新模式——“先租后买”:瑞泰公司先行租赁整个园区8年,待贷款还清、土地解押后,再启动土地性质变更及正式购买程序。

“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新泰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张淑娟这样描述搬迁工作。中心展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执行力,立下“军令状”,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定:2024年11月初完成办公楼、车间公寓楼搬迁,供瑞泰作为办公楼使用;2025年2月底完成办公楼1楼东半部搬迁,供瑞泰作为职工食堂使用,目前已满足瑞泰项目建设阶段性需求。

搬迁并非简单的“一让了之”,更孕育着新的发展契机。对瑞泰公司而言,3.6万平方米园区的注入,彻底打通扩产瓶颈,助力1.2亿技改项目加速落地,半成品产能预计提升70%。未来,智能化新厂房和立体库将在此崛起,为新泰贡献5亿年产值和1700万税收。

对检测中心而言,整体搬迁至大健康产业园,是整合资源、提档升级的机遇。中心正积极筹划建设“统一机构、统一市场、统一标准”的综合性、高水平检验检测园区。“暂时的调整是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服务能力。我们有信心在新址打造更现代高效的平台,继续为全市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张淑娟展望道。

如今,滨河大道512号园区内,检测中心设备的搬迁运输与瑞泰公司新厂房的打桩作业同步进行。这片曾经承载精密实验的土地,正转变为支撑新泰重点工业项目腾飞的新跑道。在服务企业发展与保障基础职能之间,新泰市以决心和智慧,用汗水与行动书写着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赵晓宇)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