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敢种”到“抢着种”:宁阳华丰镇“田间课堂+云端指导”双赋能,大豆田里“长”出科技范儿

图片

机械驰骋绘就沃野新图景,大豆播种擂响秋粮生产战鼓。近日,踏入宁阳华丰镇田野地头,轰鸣的播种机械如灵动的画笔,在广袤田野间勾勒出希望的线条。农户们手持工具紧跟其后,不时俯身查看播种深度、间距,目光中满是期待。田间地头,引擎声、欢笑声交织,奏响一曲热烈的秋粮播种奋进乐章。

“以前总觉得种大豆收益低、风险大,不想种也不敢种。现在好了,镇里的干部和农技专家不仅帮我算清了经济账,还手把手教我种植技术,这下心里踏实多了!”华丰镇东营村种植户董万登一边查看自家刚播种的大豆田,一边高兴地说道。为响应国家“粮油维稳保供”政策,华丰镇立足实际,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书写了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基层生动实践。

华丰镇创新推行“政策引导+技术赋能+服务保障”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构建起“镇—村—户—田”四级联动责任体系,科学规划9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与1100亩大豆纯作种植片区,实现精细化布局、网格化管理。

镇里组建专业农技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算“经济账”与讲“政治账”相结合的方式,既向农户细致解读惠农补贴政策,分析种植收益优势,又生动阐释粮油保供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农户种植热情,9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更是被科技示范户争先认领。这些示范户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为周边农户树立标杆。

技术赋能为大豆种植装上“智慧引擎”。“我们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培训模式,既要让农户听得懂,更要让他们学得会、用得上。”华丰镇农业农村办主任张风华介绍道。线下,在各村开设“田间课堂”,结合实际种植地块,现场演示大豆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线上,建立了多个大豆种植技术交流微信群,及时推送种植要点、解答农户疑问。“以前遇到问题只能干着急,现在有了手把手指导和专家‘云指导’,心里有底多了!”沈家庄村种植户孙旭东感慨地说。

在农资保障方面,针对本地市场豆种短缺的情况,华丰镇农业农村办主动对接山东农粮种业有限公司,为种植户开展免费代购服务,今年全镇统一订购优良大豆种9700余斤,并协调农资企业优先保障大豆专用除草剂等物资供应,确保种植户“种得上、种得好”。

下一步,华丰镇将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推动大豆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全力打造高产示范田,筑牢大豆稳产增产根基,为端牢中国饭碗、保障国家粮油安全贡献华丰力量,奋力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通讯员 孙鑫 张风华)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