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保护结束,阿根廷全面解禁中国保温壶

 “我爸以前说,玻璃胆的才叫真保温壶。现在年轻人都背着美式钢壶在街上晃,连马黛也喝得像咖啡。”

图片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一家传统批发店,店主马塞洛·费尔南德斯刚刚把一打老款“Lumilagro”从货架撤下。他知道,这不只是因为消费者“喜新厌旧”。

是政府亲手拿掉了这道墙。

阿根廷经济部发布的第835号决议,正式终止了针对中国保温壶实施了20多年之久的反倾销关税措施。自此,中国制造的各类保温瓶、玻璃胆或不锈钢壶,将可以自由进入阿根廷市场。

这个决定,来得不算突然。

2001年,当地保温壶产业首次申请保护,当时的理由很直接:“中国太便宜了,我们守不住”。2004年,这道防线扩大到不锈钢壶。2019年,又续了一次5年期。但即便如此,国产市场份额和就业率仍在下滑。

作为本地的行业霸主,Lumilagro是那种老派企业的代表:产线扎根阿根廷、品牌植入国民习惯,甚至被认为是马黛文化的一部分。它在布省Tortuguitas工厂每年仍能生产350万个保温壶,占全国总量的六成。

图片

但过去三年里,它的销量跌了三分之一,就业人数也掉了将近一半。

米莱政府委托的国家外贸委员会(CNCE)在审查后表示:即使维持保护,国产企业也没能转型适应新市场。反倾销不是灵丹,反而让零售价长期维持在“比邻国还贵”的水平。

而市场早变了。

谁还在用玻璃胆?马塞洛说:“现在进来的年轻顾客,连‘玻璃胆’三个字都听不懂。”

他的销售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最畅销的型号,不再是传统保温壶,而是Stanley、Peabody等高价进口品牌。

“这已经不是保温的问题了,是身份的问题。你背个Stanley在手,咖啡也好、马黛也好,那是种标签。”

Stanley售价在9万至17万比索之间(合100-200美元),而Peabody甚至推出了插电加热的“e-termo”,也是直接进口。

图片

与此同时,中国产品开始悄悄进入。

CNCE报告中引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数字:2023年,玻利维亚进口了近400万只不锈钢保温壶。这是一个1300万人口、几乎不喝马黛的国家。

单价呢?每只只报了0.61美元。

一位业内人士苦笑:“这些壶不是给玻利维亚人喝的,是走私回来卖给我们阿根廷人的。”

这些壶避开关税、走线入境、低价倾销,给正规市场制造了极大压力。Lumilagro和持有Stanley代理权的Grupo Mendizabal都指出,合法市场在遭遇“正规贵、黑市贱”的双重夹击。

 “20年,是个很长的缓冲期。”经济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表示,“但保护本身不能成为永远的遮羞布。我们不是关闭了世界,而是等企业自己打开门。”

图片

他没有说出那句没说完的话:“现在,该让它们接受现实了。”

对Lumilagro而言,这现实是残酷的:过去他们靠国家守住价格,如今他们得靠产品赢回人心。

“我们会继续生产,但方向要变。”一位公司高管低调回应,“下半年,我们可能推出一款不锈钢新品。”

至于那些还在喝着传统马黛、背着大玻璃壶上下班的人,他们也许很快会用上质量更好、科技含量更足、价格更便宜的中国壶。

| 综合报道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