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5万元起!”在吊了大众半年胃口后,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26日晚宣布了小米YU7的价格。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小米YU7的价格是当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最大看点之一。发布会前,雷军曾在社交平台发文否认“YU7标准版比SU7标准版(21.59万元)贵两万到三万”,但他同时表达了YU7的定价会让大家觉得合理的看法。
在6月26日晚“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YU7定位是豪华高性能SUV,配置超高、产品力超强。”21:30左右,雷军宣布起步价25.35万元起,比Model Y起步价便宜1万元。此外,小米YU7Max版32.99万元。
雷军自己也曾明确表示,“这次YU7上市,相比去年SU7,我们的信心确实更足了。YU7的用户留资量是SU7同期的3倍,预计YU7和SU7会一样火爆。”此前,小米首款汽车SU7发布时,北汽、蔚来、小鹏等掌舵者悉数坐在观众席,被媒体称为“半个车圈捧场”。
雷军短视频平台同步直播,观众持续维持在10万+。在插件中,还专门添加了小米YU7预约咨询链接。由于发布会开始时,小米手机、空调等13款新品发布占据较多时间,“车子几点,我只关心这个”“别总是把汽车放压轴”“上雷军”等评论区呼声极高。
在现场雷军公布了小米YU7标准、Pro、Max三个版本的价格,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32.99万元。
发布会上,雷军介绍小米YU7共有九种配色,除了上次公布的宝石绿、熔岩橙、钛金属和寒武岩灰四种,还增加了珍珠白、深海蓝、丹霞紫、影青色和流金粉五种配色。
雷军表示,YU7有三种轮毂尺寸和四款内饰颜色可供选择,内饰颜色分别是松石灰、珊瑚橙、暮影蓝和鸾尾紫。车辆后排座椅支持电动调节,最大调节角度是135度,还可以一键电动放倒,秒变一米八大床。此外,车辆还配备两个80瓦的无线充电装置、化妆镜以及车载智能冰箱等。
雷军表示,YU7有两个重要的亮点,一个是全系标配了静音的夹层玻璃,全车做了两百多处噪音优化,全方位阻拦噪声。另一个亮点就是防晒功能,YU7在防晒方面做到了相当于SPF100和PA++++的数据,特别适合女性车主。
在速度和续航方面,雷军称,YU7最高车速能达253公里每小时,扣除起步时间,0~100公里加速最快可以控制在3秒以内,“这个性能是极其炸裂的,是百万豪车的水平。”雷军还提到,YU7全系列都是超长续航,标准版的续航是835公里,在中大型纯电SUV里排在第一。
此外,关于网友抱怨的“电车晕车”问题,雷军称,YU7专门研究了晕车的输入法模式,在晕车舒缓模式下,晕车发生率降低51%,晕车发生时间延迟16%,猛加速后,也会像高铁一样平稳。
备受关注的辅助驾驶方面,雷军表示,YU7全系标配一颗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为700TOPS;以及一颗激光雷达、一颗4D毫米波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以及12颗毫米波雷达。全系发布即搭载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预计7月下旬开启推送。
发布会上,雷军着重强调了该车的安全性,并明确表示该车在动力、充电、耐久、可靠性等多方面获得中汽中心在内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其中该车道路实测已完成649万公里。
26日晚,小米集团CEO雷军在发布会上发布小米AI眼镜,重量40g,起售价1999元。小米官方表示小米AI眼镜“是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
去年以来,市场对小米AI眼镜的期待已久,此前已有媒体多次报道小米计划推出对标Meta Ray-Ban的AI眼镜。
6月25日,雷军正式在社交媒体上官宣小米AI眼镜的发布时间,并表示“大家久等了”。雷军表示,小米AI眼镜是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带来非常多前所未有的体验。同时,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摄,无论是在健身、骑行、攀岩、做饭还是带娃场景,都可以同步拍摄、同步记录。
“大家特别好奇小米首款AI眼镜是什么样的,首先它得是个眼镜,是非常好看的眼镜,采用了经典的设计D型的方框,专为亚洲的脸型优化,最重要的只有40克,全天佩戴无负担。”26日的发布会上,雷军如此介绍。
雷军表示,小米AI眼镜镜框有三种,其中两种是半透明的,可以看到里面的元器件细节。如果近视需要配度数,小米在线上线下都有合作的配镜服务。
价格方面,小米AI眼镜标准版1999元,单色电致变色版2699元,彩色电致变色版2999元。性能方面,小米AI眼镜典型续航8.6小时,搭载1200万高清镜头,可解放双手,随时拍照、录制视频;同时支持第三方APP视频通话、直播,可以实时分享。
此外,小米AI眼镜内置“小爱同学”功能,可以实时识别物品、翻译外语书籍,还能“不掏手机”就实现扫码支付。
IDC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中国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引擎。目前,百度、华为、闪极科技和雷鸟创新等品牌均已入局“百镜大战”。
6月26日晚,雷军在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跟大家介绍了小米近期的进展:
2025年Q1,业绩同比增长47%,公司营收1113亿元,小米史上最强财报;小米手机,连续19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2025年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排名第二;自主研发设计的玄戒芯片,正式发布并量产。
未来五年,预计再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相信小米20周年的时候,我们将交出更绚丽的答卷。
编辑 石展溥 责编 宁可坚 校审 胡伟洪
监制 舒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