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5年6月22日(伊朗当地时间),美军动用包含7架B-2A轰炸机在内多型装备对伊朗3处核设施进行打击,行动代号“午夜之锤”,该军事行动是美军“穿透性制空”和“纵深隐蔽攻击”作战概念支撑下的穿透突袭理念首次实战运用,是美军高端战争一个缩影。自美国2017 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 2018 年《国防战略报告》颁布以来,美军持续提出“高端战争”理论,核心是通过技术优势、多域协同和联盟体系重塑战场规则,重塑对华威慑能力,也将是未来美军可能介入台海冲突的主要作战形式。美军隐身飞机穿透突袭是“高端战争”重要形式之一,其内涵是在强对抗和高威胁复杂战场环境下,通过整合各领域隐形隐蔽力量,组建以隐形战力为中枢、多域资源为支撑的“联合穿透力量”,采取非线性方式进入对手强大的空防屏障,有效侦测、破击“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通过“破壳”为其后续可控的高效打击行动创造条件。
本研究综合开源信息,分析美军“午夜之锤”军事行动主要战术特点,综合阐述分析美军穿透突袭理论内涵特点、作战样式和对我具体行动方法,研判未来美军可能以高端战争形式介入台海冲突时将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为根本目的,美空军将根据局势以高强度、大范围的信息作战、空域争夺、远程打击等短促有效的行动阻止我夺占台湾。据此,研究提出我针对性反制措施,并以典型作战场景代入研究我打美隐身战机战法。
关键词:“午夜之锤” 穿透突袭 作战概念
美军穿透突袭是“穿透性制空”和“纵深隐蔽攻击”作战概念支撑下,针对当下中俄等大国“区域拒止/反介入”作战体系发展建设特点,研究提出的具有鲜明非对称性的作战理念,是美军“高端战争”理论的重要样式之一,也将是未来美军可能介入台海冲突的主要作战形式。研究美军穿透突袭内涵特点、作战样式和对我具体行动方法,以及我反制措施、打美隐身战机战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美军“午夜之锤”军事行动基本特点
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6月21日晚(伊朗当地时间6月22日凌晨),美军动用包括7架B-2A轰炸机在内的125架军机以及一艘核潜艇(“佐治亚”号 SSGN-729)在内的多款装备向伊朗发动了“午夜之锤”军事行动,并对伊朗境内的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进行了打击,且针对这些目标投射了75枚精确制导弹药(含14枚GBU-57/B超大型钻地弹以及超过24枚的潜射型“战斧”巡航导弹),遇袭的三处伊朗核设施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B-2 轰炸机创历史纪录的大规模部署和18小时连续空中加油,首次实战验证了穿透突袭作战理念,并进一步验证了美军“全球打击”体系的可靠性。行动中体现了几个特点:
一是战役规模战略效果。此次行动属于大机群作战,由美国总统直接参与的政治、外交、军事捆绑的综合性联合行动。行动的效果:一是核设施的物理破坏,第三方评估显示,伊斯法罕核设施地表建筑和隧道入口严重损毁,铀转化能力短期无法恢复,福尔多地下综合体的离心机阵列被直接命中,隧道入口因山体滑坡封闭;二是巩固了美以军事同盟,以色列在行动前协助侦察并提供情报支持,以色列借机推动“伊朗核威胁”叙事,为后续扩大对伊军事行动争取国际支持;三是深度重塑地区安全格局,削弱伊朗能源出口能力,使得伊核谈判复杂化,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虽未公开支持美国行动,但私下担忧伊朗核能力扩张,可能加速与美国的军事合作。
二是前推部署精心准备。以伊冲突以来,美军加紧在中东地区调动舰机,以维护地区盟友安全并防范事态进一步恶化,做好应对海湾地区突发事件的准备。向中东增派F-16战斗机与加油机,在英国、西班牙、德国、希腊等战略要地部署相关航空力量,全面提升空中反应能力;“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部署于阿拉伯海,“卡尔·文森”号航母从印太驶向中东,“沙利文”号与“阿利·伯克”号驱逐舰先后击落多枚伊朗弹道导弹,有效协助以色列抵御袭击,“托马斯·赫德纳”号驱逐舰支援地中海;美军当前在中东地区约有4万兵力,较平时3万水平有所上升。
三是远程战略精确轰炸。此次行动,美军动用的B-2A“幽灵”轰炸机是史上第二长的飞行任务,仅次于“9·11”事件后的轰炸任务。该机隐身能力(RCS)在0.1~0.01㎡,在最大起飞重量(152.634吨)下,使用高-高-高剖面飞行时的作战航程为11668公里,并可通过空中加油,进一步增加航程,而其两个弹舱内可根据需要挂载多种不同类型和数量的常规或核装药弹药,包括挂载2枚GBU-57/B超大型钻地弹。这一远程打击能力仍无可替代,远程战略轰炸机部署与作战灵活性较好,持久作战能力出色,将临空轰炸作为彻底摧毁敌方目标的费效比最高的方式。此次行动中总计携带42万磅高爆弹药,投放14枚GBU-57炸弹,基本实现作战目标。
四是多域联合精密协同。B-2A轰炸机从美军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向东进入伊朗领空,全程无线电静默,18小时连续空中加油,“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率先对伊斯法罕的地面核设施发射20余枚“战斧”导弹,与此同时,美军四代/五代战机(F/A-18E/F、EA-18G及F-35A战机)作为“诱饵”,高空高速突入伊朗领空并发射“高速压制武器”(AGM-88反辐射导弹)为轰炸机编队提供先导护航,后由携带了GBU-57/B超大型钻地弹的B-2A轰炸机对本次行动的核心目标福尔多核设施完成最后一击,攻击编队完成打击任务飞离伊朗空域(持续飞行约37小时)。行动中,太空侦察卫星、电子战飞机、潜艇导弹与轰炸机形成“空-天-海-网”协同,展示了美军多域作战的成熟度,美军各单位间的配合和协作也非常默契,体现了美军较强的远程打击能力。
五是多措协同情报欺敌。此次行动是现代战争中情报欺敌与精确打击的结合典范,行动前数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对伊动武”,这一言论实际上是对真正打击意图的战略掩护;并提前两日借助打开AIS系统的KC-135加油机与B-2A机队配合,行动前一批B-2隐身轰炸机被刻意安排向西飞行,利用各种开源情报制造美国打击集群从太平洋方向进入印度洋的假象,增加伊朗方面判断美国打击机群的准确进攻路线的难度,制造诱敌的突袭效果。
二、美军穿透突袭作战理念基本内涵
(一)作战理念的提出和核心逻辑
(二)主要特点和技术支撑
三、美军对我实施穿透突袭作战的可能战术行动
(一)有无人协同、高低空结合,精打要害并寻找防御漏洞
(二)全领域衔接、多手段联动,毁链断网并压制联合效能
(三)多方向佯动、多火力突击,瓦解体系并消除反制威胁
四、应对美军穿透突袭的措施办法
(一)防侦察,XXX;
(二)防致盲,XXX;
(三)防突袭,XXX;
(四)源头打,XXX;
(五)联合反,XXX;
五、典型作战场景战法
(一)远程对空突袭
派遣嘉手纳基地F-35A、F-22飞机,在KC-135加油机、E-3预警机支援下,以作战横队进入我领空,蓄意对我作战飞机进行攻击。
(二)纵深隐蔽攻击
B-2A 和 B-1B轰炸机从美国本土(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德州戴耶斯空军基地)起飞,在F/A-18E/F、EA-18G、F-35A战机和KC-135 加油机支援下,分编队分方向对我重要腹地指挥所进行打击。
六、对反制美穿透突袭作战的建议
报告字数约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