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炭村”到“桃花源”,国际红十字代表团探访这个乡村振兴样板村

  文字/图片/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记者 周顺 通讯员 陈思齐 崔璟

  6月24日上午,“2025发展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研修班”一行来到宁乡市大成桥镇永盛村,亲身体验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在农村地质灾害治理与产业转型发展中的实践成果,对中国新农村的发展表示惊叹和赞扬。

  据悉,该项目在2022年正式启动。此前,永盛村曾有30余年煤炭开采历史,地质灾害频发。在省市红十字会指导建设下,永盛村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紧急救援培训,形成防灾减灾疏散地域,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产业,目前已成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

图片

  在参观永盛村生态种植基地时,研修班学员品尝了当地产出的黄瓜、桃子等农产品。“本地种植的瓜果非常美味,让人不敢相信这里10年前以煤炭开采而生,中国新农村的发展令人震惊!”塞尔维亚共和国内务部消防救援队督察萨沙·耶尔西奇说,自己的家乡同样因资源开采过度等问题陷入生态退化与经济转型的困境,希望通过这次研学活动将永盛村地质灾害治理、产业绿色升级的宝贵经验带回祖国,为家乡探索出一条地区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图片

  “我要把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带回去,让更多人看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融合的无限可能!”研修班一行随后来到永盛村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来自尼日利亚联邦工程部的玛利亚·齐拉·肯尼斯选购了一条村民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钥匙链。她表示,永盛村将非遗与乡村振兴结合的做法,为她提供了新思路。

  宁乡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郭郁姿介绍,在参访过程中,研修班学员多次对中国新农村的发展表示惊叹,并在乡村产业修复、基层组织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学习。她希望,此次参访活动能够将中国乡村振兴的经验转化为可落地的国际实践方案,为发展中国家伙伴提供参考和借鉴,共同开辟资源枯竭型地区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合作范式。

  (周顺,刘文韬,杨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