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上线率95.5%:从“低进高出”看内蒙古固阳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高考成绩揭晓:内蒙古包头市固阳一中2名学子突破600分大关,118名学生跨越500分门槛,全县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本科上线率95.5%的亮眼数据再刷新高。

这组跃动的数据背后,验证了固阳一中“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成果:三年前,这批学生的中考入口成绩在全市排名靠后,如今交出了一份从“潜力洼地”到“成长高地”的逆袭答卷,在县域教育版图上镌刻下“低进高出”的固阳注脚。

当高考喜讯传来固阳一中校园里喜悦与振奋之情洋溢。学子吕凯,这位当年中考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以超出预期的优异表现,叩开了理想大学的校门。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不懈奋斗的硕果,更生动诠释了固阳一中“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实践和显著成效。

谈及选择固阳一中的初衷,吕凯语气诚恳:“这所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敦品励学,尊师爱生’的育人理念深深吸引了我。学校不仅仅只看重分数,更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成长。我坚信,这里是我追寻梦想、施展才华的理想之地。”

选择是起点,奋斗是阶梯。在固阳一中的三年,成为吕凯人生蜕变的关键时期。他收获的远不止知识的增长,更有能力的提升与品格的锤炼。“老师们从未因我们入学起点低而降低要求,”吕凯回忆道,“他们以加倍的耐心和智慧,为我们夯实基础,针对个体薄弱点精准施教,点亮了前行的方向。”课堂上,晦涩的知识化为生动的案例;课后,教师办公室常亮的灯光见证着孜孜不倦地答疑解惑。正是这种精细化、有温度的教学实践,助力吕凯稳步提升,最终在高考中实现突破,华丽转身。

吕凯的“逆袭”,是固阳一中育人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科学管理为前提,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基石,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核心,以良好德育为保障。全体教职工勠力同心,推动办学质量稳步攀升: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021年的72%跃升至95.5%;尤为瞩目的是,在2024年全市普通高中增值评价中,固阳一中位居榜首,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育人“增值”能力。

学校创新实践的“导学讲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励志教育”德育模式成效显著,成为包头市县域高中的示范标杆。扎实兑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承诺。

翻开固阳教育的成长档案,一组组对比数据折射出县域教育突围的生动轨迹:以吕凯同学为例,中考时在全市仅排2556名,高考取得644分的优异成绩,在全自治区排名1474位。

从2021—2025年,固阳县高考本科率从72%跃升至95.5%,三年提升23.5个百分点。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无数个“吕凯们”的成长拼图——这些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每一块成长拼图都在固阳教育的版图上折射出破茧成蝶的光芒。

耀眼成绩的核心密码,藏在县委、县政府“全力以赴办教育”的决心里。近年来,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工作超50次,累计投入近7000万元改造校舍,引进教师人才300余名,并推进校(园)长聘任、绩效工资改革等举措,配齐智慧课堂等现代化设施,实现硬件软件“双提升”。县委书记多次到中学开展思政课、到学生家中家访留住生源、再到高考放榜次日专题座谈谋划教育发展,这一系列躬耕实践的举措都凝聚着县委、县政府的心血与思考,以实实在在的投入托举民生承诺。

固阳县用四年时间实现了教育质量的跃升,这场改革,是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通过师资提质、资源扩容、改革赋能三大工程改革创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时间回溯到2021年,县委书记在第一次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留住孩子就是留住了固阳的未来和希望”。事实证明,不是所有土壤都天生肥沃,但足够真诚地耕耘,总能让种子听见花开的声音——小县域也能承载大梦想。

固阳用一组组攀升的数据,书写着教育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时代答卷。这里的实践证明教育的真谛,从来不是挑选“璞玉”,而是让每一块“石头”都焕发独特的光彩。当“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从口号变为现实,固阳正以县域教育的突围之路,筑起阴山脚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硬标杆”。(葛雪峰 雅日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