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国翔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上海、武汉、重庆城乡活跃着一支由儿童组成的抗日宣传队伍——孩子剧团。这支剧团曾到“陪都”重庆近郊的江津县开展过一次暑期活动,江津地下党组织和进步教师也仿效这个剧团,成立了一个“小朋友剧团”,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孩子剧团在街头宣传抗日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入侵上海,许多孩子在战争中沦为孤儿。当时一个难民收容所的七八个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教其他在此避难的孩子们唱歌、识字,并利用周末或其他休息时间上街宣传抗日救国,于是就逐渐发展为一支20多人的抗日宣传队伍。1937年9月3日,“孩子剧团”正式成立,通过《孩子剧团宣言》等。孩子剧团在上海演出取得较大影响。上海沦陷后,孩子剧团迁至武汉。武汉各界人士热烈欢迎。八路军办事处为孩子剧团举行了有周恩来、郭沫若等同志参加的欢迎会。孩子剧团划属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管理。周恩来是政治部副部长,郭沫若是三厅厅长,事实上该剧团由周恩来、郭沫若领导。
1939年1月8日,孩子剧团迁到抗战大后方重庆,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剧团分两次在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基层地区进行抗日宣传。
1939年夏天,受三厅厅长郭沫若指派,孩子剧团来到重庆近郊江津县。其实这次来江津的主要目的是“休整”,因为他们太疲劳了,但可根据情况开展一些小型活动。
但当他们来到江津时,当局对他们非常冷淡,不理不睬,认为这是些“不起眼的小娃娃”,剧团几乎被“凉”起。这时,江津中学教师、地下党员朱近之看不惯了,他首先站出来说话。真是应验了“哪个出主意哪个就去办”这话,当局即将“打发”和接待孩子剧团的事甩给了朱近之。
朱近之是江津中学名师,国文和历史课上得很好,深受学生欢迎。重要的是他还是校园文艺舞台上骨干中的骨干,能编能导能演,有一批粉丝。于是,他以江津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组织了一次对孩子剧团的欢迎仪式,地点就在学校礼堂。怕不够隆重,他还发动60里外的刁家场世德小学全体师生入城参加欢迎活动。世德小学曾是地下党的一个秘密据点,朱近之女儿朱泽莹是这里的进步教师,她的男朋友王野芹是地下党员,也是这里的教师,老师中还有吴子哲等也是地下党员。
朱近之特为孩子剧团蒸了一餐馒头。他说“这是迟到的见面礼”。那天的欢迎会开得特别热烈,会后又演出几个小节目,很受江津中学和世德小学学生欢迎。欢迎仪式结束,第二天孩子剧团就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休整。但到什么地方去休整呢?
又是朱近之老师出面解决问题。他介绍孩子剧团到位于李市镇与白沙镇之间的刁家场世德小学去休整。这里虽是偏远乡下,但山清水秀,空气新鲜。孩子剧团带队老师同意后,次日朱近之就亲自送他们走了半天,中午才到刁家场。世德小学当然很欢迎从重庆来的“孩子剧团”,但这可辛苦了朱泽莹、王野芹、吴子哲等几名教师。
下午,孩子剧团在世德小学休息了半天。第二天听说是赶刁家场,孩子们又闹着要到乡场上为乡村百姓演出。他们真的到乡场上演出了街头情景小戏《放下你的鞭子》《捉汉奸》等,可谓全场轰动,都说这些孩子了不起、很可爱,很令人感动。以后总是隔一天或两天,孩子剧团就到龙门、李市、永兴、白沙等场镇进行抗日宣传演出。
孩子剧团住在刁家场世德小学时,和这里的乡村师生相处很好。尤其是那些年相若、性相投的小学生们,他们相互学习。孩子剧团的学生对乡村里充满情趣的生活感到非常好奇。他们向世德小学的小伙伴讲述在上海、武汉、重庆的抗战宣传情况,世德小学的学生则向孩子剧团的小伙伴们讲述山村猪牛鸡狗以及虫鸣鸟叫的故事。
受孩子剧团的启发和影响,经世德小学地下党商议,在朱近之的指导下,世德小学自发组织了一个剧团——“小朋友剧团”。为得到世德小学的支持,他们对内就叫“世德小学剧团”,对外却打出“小朋友剧团”的旗帜,由吴子哲、朱泽莹、王野芹等老师领着他们进行排戏演出,孩子剧团的带队老师也帮着排练。
这年暑假结束,孩子剧团离开江津到川南的合江、江安等川南地区开展抗战宣传演出。江津本土的“小朋友剧团”开始承担起少儿抗日宣传的重任。小朋友剧团奔赴李市场、夹滩场、龙门滩场、慈云场、高屋场、白沙场等进行演出,演出剧目与原孩子剧团演出的剧目基本一致。
小朋友剧团在演出前,会张贴一些大字报或街头宣传画,配以快板、顺口溜、歌咏等短小节目,很受欢迎。每逢赶场天,更是充巷塞途,万头攒动。演出最主要的节目是一个或两个街头独幕小剧,比如《放下你的鞭子》等。最早版本的《放下你的鞭子》是由《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改编的独幕剧,剧作家陈鲤庭执笔写成抗战街头剧。但随着形势变化,在演出实践中,陈鲤庭及左翼剧联主要领导人赵铭彝等将剧本修改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和东北人民亡国之痛,修改后的版本更有现实教育意义。也许是因赵铭彝是江津人,江津小朋友剧团的编导对江津老乡改编的作品情有独钟,于是《放下你的鞭子》就成为每场演的保留节目。一些观众都问:怎么重庆城来的孩子剧团还没有走呀?但他们认真一看,或听到解说,才知这些演出的小演员竟然是江津本乡本土的孩子。
孩子剧团在街头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
重庆孩子剧团和江津本土的小朋友剧团在江津城乡的演出影响极大,成为江津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江津群众戏剧活动中不缺少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近之曾任江津中学校长、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