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书”适游 | 躲进大理这几座绝美书院,“书”适一夏!

图片
暑期“书”适游

当热浪席卷城市

大理的夏日却总在清风中藏着一份沁凉

个暑假

除了追逐洱海的风与苍山的云

不妨潜入散落古城与乡间的古老书院

在雕梁画栋间、翰墨书香里

开启一场避暑静心的人文之旅





大理喜洲·苍逸图书馆


- Summer Solstice -


在喜洲古镇正义文化广场东侧,百年古树与潺潺流水环绕着一座青瓦白墙的院落——苍逸图书馆,由喜洲商帮领袖严子珍先生于1939年捐建,其名取自他的别号“苍逸老人”。


图片


历经80余年风雨,这座承载着白族知识分子精神的图书馆在2021年焕新重生,以“书店+”模式融合阅读、文创与文化沙龙,成为古镇新地标。


图片


馆内近2万册藏书涵盖大理地方文化、白族历史等特色主题,二楼的蓝色公益书吧被赞为“沉静的梦幻空间”。


图片





大理·元阳书院


- Summer Solstice -


在苍山马龙峰麓的阳和茶厂旁,元阳书院隐于一片茶园之中,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座2015年创办的书院,藏有2000余件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的读书文物,甲骨文残片、科举试卷与古砚台构成中国读书史的立体画卷。


图片


书院创办人李云珠女士历时30年收藏的文房器物,让游客在触摸历史中感受“耕读传家”的精神内核。暑期特别推出的“茶与书”研学活动,可体验采茶制茶、古法造纸等非遗项目,在茶香墨韵中度过清凉夏日。


图片





巍山·崇正书院


- Summer Solstice -


巍山古城西隅的崇正书院,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是云南最早的书院之一。历经明清两代扩建,这里曾是蒙化府的文化中心,现存明代建筑与330年树龄的高山榕见证着岁月变迁。


图片


2023年,先锋书店团队以“修旧如旧”理念活化改造,将其变为融合书店、展览、小剧场的文化综合体。


图片


书院南侧的“大地之书”扩建部分,以青瓦坡顶与玻璃砖立面呼应古城风貌,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馆内藏书聚焦“南诏文化”“茶马古道”等主题,不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与非遗体验活动,让古老书院重新成为巍山人的精神粮仓。


图片




巍山·文华书院


- Summer Solstice -


与崇正书院同为巍山文化双璧的文华书院,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南诏镇古建筑群的核心。这座清光绪年间的书院由萧公祠、文华书院、玉皇阁三组建筑构成,2022年经活化后,形成“书友”“书香”“书鸣”三大主题区。


图片


图片




剑川·先锋沙溪白族书局


- Summer Solstice -


位于剑川沙溪古镇北龙村的先锋沙溪白族书局,由一座废弃粮仓改造而成。书局以白族传统建筑为基底,诗歌塔、茶马古道等主题书架与各种文创产品构成独特的空间美学。


图片


这里不仅是游客的打卡地,更是村民的文化客厅——古稀老人在茶座品茗,孩童在绘本区嬉戏,不定期举办的诗会吸引着国内外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前来交流。


图片




洱源·凤翔书院


- Summer Solstice -


凤翔书院坐落于洱源县凤羽镇,原为凤翔文庙。步入书院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浸染着岁月的庄重。尤其是院中那颗百年银杏,亭亭如盖,在炎炎夏日让人倍感清凉。


图片


如今的凤翔书院,已不仅仅是凭吊古迹之所,更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书院拓展出四个功能区:“凤羽民俗博物馆”“书画馆”“非遗馆”“红色书屋”。历史、文化、生活与时代精神,在古银杏的荫庇下和谐共生。


图片


大理的书院

是散落人间的清凉道场

推开门,是历史

静下心,即归处


这个盛夏

不如让身心潜入大理的书院秘境

在翻动的书页间

触摸大理的千年文脉



记者:施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陈丝华

值周:杨丹妮 张辉

主编: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