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戒毒所到社区矫正管理局,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为民初心。挂职担任濉溪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副局长以来,许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三心”工作法,智能化管理服务、定制化教育帮扶、多元化心理疏导等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全力帮助矫正对象重塑健康人格、增强法治意识、提升适应能力、积极融入社会,完成从“矫正”到“重生”的蜕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新时代人民警察和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情怀和担当,多次获评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守正创新 以钉钉子精神苦练本领
社区矫正融合了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双重职能,能够通过非监禁方式,促进犯罪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戒毒执法到社区矫正管理,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和职责要求,许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以强烈的求知欲和行动力,迅速开启学习模式。”濉溪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吴健介绍,今年1月,主动报名参加省司法厅援派工作的许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挂职担任该局副局长以来,系统学习《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逐字研读政策文件,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录着他对业务知识的深入理解。
“干事业好比钉钉子,要一点一滴地下功夫,一锤接一锤,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社区矫正工作千头万绪,为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许晖将新岗位视为新阵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虚心向单位的业务骨干请教,跟着同事实地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每日梳理工作台账,分析研判潜在风险隐患。遇到紧急任务时,无论白天黑夜,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迅速投入工作,很快熟练掌握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业务技能。在实现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同时,他还将戒毒执法工作中的管理经验与社区矫正工作有机融合,利用心理矫治、行为矫正等专业知识,创新推出耐心倾听、细心观察、用心帮扶的“三心”工作法,有效提升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钉钉子精神恪尽职守、履职尽责,树立挂职干部良好形象。
精准施策 以真情实意情暖矫正对象
“社区矫正工作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容不得半点马虎,多付出一点,社会就多一份安宁。”许晖深知,社区矫正工作直面社会特殊群体,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爱心。每一位矫正对象背后都有复杂的人生故事,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帮助对方改过自新。
挂职期间,许晖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理念,坚持一线工作法,主动参与风险等级社区矫正对象排查、认定、管控等工作,分析研判风险隐患,逐人复核风险等级和监督管理措施。积极引入戒毒所成熟的教育矫治模式,设计“法治教育+戒毒警示+心理疏导”三位一体矫正教育体系,精准匹配心理咨询、情绪管理、认知重塑、就业指导等服务内容,开展集中警示教育、宣告教育、公益劳动等系列活动,不断增强社区矫正对象自我约束能力,提升遵规守纪意识,重塑健康心态。
面对部分矫正对象存在抵触情绪的情况,许晖从不轻言放弃:黄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缓刑,对矫正工作十分抗拒,许晖主动与他谈心,鼓励重拾生活信心,为其联系了合适的工作,重新回归社会;自暴自弃的周某经常因生活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许晖多次进行走访慰问,请来心理专家上门辅导,帮助他逐渐打开心扉,主动接受矫正管理……他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汗水诠释担当,加强管理、监督、培训和职业保障,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安全隐患,温暖着每一位矫正对象的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主动作为 以实干实绩践行铮铮誓言
在濉溪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挂职期间,许晖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铮铮誓言。无论是处理矫正对象的突发事件,还是开展重点人员的管控工作,无论是进行法治、道德等教育,还是在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关系改善等方面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帮扶,他始终拉高标杆、任劳任怨,主动担当作为,时刻冲锋在前。
工作中,许晖还结合濉溪县的实际情况,在深入一线调研、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为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作出积极贡献。常态化参与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广泛开展禁毒、反诈、安全生产等宣传活动,受教育群众达2500余人次,确保矫正对象监管“零死角”、风险“早预防”。通过他的努力,辖区内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显著提高,社区矫正对象未发生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从戒毒所到社区矫正管理局,许晖始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以爱岗敬业的坚守、扎根基层的执着、积极担当的勇气,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成为矫正对象心中的“引路人”、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者”、群众安全的“守护者”,在平凡的岗位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贡献力量。
编 辑:李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