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将至,首相深陷民意低谷:石破茂还能守住日本政权吗?

东京失守、通胀高烧,石破茂正迎来他最危险的一个夏天。2025年7月20日,日本将举行参议院选举。对普通人来说,这不过是一次例行选战,但对首相石破茂而言,却是一场生死之战。一旦失利,他不仅会成为自民党历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之一,更可能让这个执政多年的老牌政党,陷入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

这不仅是一场选举,更是一场“民意清算”。

图片 

“民意温度计”跌到底:石破茂走到悬崖边上

石破茂的首相生涯,从一开始就伴随着阴影。2024年10月,他带领自民党经历了15年来最糟糕的大选成绩,失去了众议院多数,只能勉强组成少数政府。本以为换个风格就能赢回民心,却没想到,经济通胀加剧、物价飞涨,尤其是最敏感的“米价”在一年内翻番,直接引爆了民怨。

而在刚刚过去的东京都议会选举中,自民党更是被拉下了第一大党的位置。首都败北,让本就脆弱的支持率再度探底,给7月参院选举敲响了最响亮的警钟。

根据NHK六月初的民调,石破内阁的支持率为39%,虽然略高于5月的33%,但仍处于“危险红线”。

对一位掌握日本政权的首相而言,这不是低潮,这是倒计时。

图片 

“参院战役”,将决定石破能否活下去

这次选举,日本将改选参议院248席中的一半,加上一席东京补选,总共125个席位。石破阵营最基本的目标,是保住简单多数,至少拿下50席。若低于这一数字,不仅自民党将无法掌控参议院,更可能引发党内“逼宫”。

要知道,在日本政坛,“下台”从不需要全民投票,一场内部政变足矣。过去数十年里,几乎所有日本首相的“下课”都不是因为国民,而是因为党内失去支持。

石破茂深知这点。他最近在公开场合不断释放姿态,强调政府正在投放粮食储备以抑制米价,同时承诺将“构建一个让人民安心生活的日本”,努力营造出“我还在干事”的形象。

但选民买账吗?还很难说。

图片 

通胀,是所有选战中最难打的敌人

2025年,日本通胀之高超出外界想象。不仅米价翻倍,肉类、燃料、电费也全面上涨。而政府释放储备粮的动作虽然短期见效,但长期控制通胀仍缺乏有力政策。更麻烦的是,这场通胀并非源于单一因素。全球供应链持续紧张,中东冲突引发油价波动,加上日本长期依赖进口的经济结构,让任何一次外部震荡都能撼动国内物价。

石破茂可以发言,但他无法掌控世界粮食市场。他可以释放储备,但无法改变日本对进口的高度依赖。而选民要的是结果,不是解释。

图片 

“保守政权更安全”?恐怕未必如此

有人认为,在国际局势动荡、地缘危机频发的当下,日本选民可能会继续选择“熟悉的手”,即自民党。尤其在中东战火重燃、台湾局势紧张的背景下,民众可能会认为“稳定优先”。

但这种逻辑的前提,是执政党至少能提供基本治理能力。而当通胀失控、生活成本压顶,政党的传统优势也会变成包袱。特别是年轻选民和中产家庭,他们对自民党已经没有太多耐心。

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反对党虽然分裂严重,但“反自民”的社会情绪却在持续累积。如果哪怕是一场中等程度的选举失利,都可能引发自民党高层重新洗牌。

图片 

这不仅是选战,更是石破个人的“权力绝地反击”

在日本政治中,首相能否连任,并不靠宪法,而靠党内支持与参众两院的掌控力。参议院一旦失控,石破的少数政府将陷入“无法立法、无法执政”的困境。这时候,无论党内有没有公开倒戈,石破也将被迫走人。

他清楚,所以他在赌。赌的是选民还愿意再给一次机会,赌的是中东冲突能制造“安全优先”的投票心理,赌的是对手不会突然整合出强势候选人。

但无论结果如何,7月20日这场投票,将成为日本政局一次真实的分水岭。

一个夏天的命运,一场投票的终局。

不是对手太强,而是民意太冷;不是政绩太差,而是希望太少。石破茂的挑战,不是“如何赢”,而是“如何不输得太难看”。而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