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融入夜生活!首届非遗市集来了!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六安市紧扣“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和“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主题,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旨在通过生动鲜活的非遗展示与沉浸式体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旅深度融合。



图片


6月23日晚,六安市红街文化园华灯璀璨,人声鼎沸,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此拉开帷幕。2025年六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金安区红街文化园首届非遗市集展示展演活动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启幕!




启动仪式:
视听盛宴点燃非遗热情


19:00整,启动仪式在气势恢宏的戏曲战鼓表演中震撼开场。紧接着,一幅描绘大别山蜿蜒壮美风情的沙画作品《山路弯弯九十里》在光影变幻中徐徐呈现。随后精彩纷呈的非遗节目轮番登场:庐剧联唱《讨学钱》《借罗衣》《点大麦》韵味十足,锣鼓书《相亲》诙谐生动,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唱腔优美,歌伴舞《六安新时代》激昂向上。这场汇聚多元非遗艺术的视听盛宴,充分展现了六安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活力,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也为为期三天的活动奏响了精彩序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启动仪式火热进行的同时,红街文化园内其他非遗体验区域也同步开放,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沉浸其中。大襟非遗文化传承基地:观众驻足观赏《盘扣》《手绣》等技艺展示,积极参与“手工刺绣DIY”互动。非遗小剧场与非遗庐剧小舞台:黄梅戏、庐剧经典选段及《高山流水》古筝演奏吸引戏迷乐迷。流动博物馆:皖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图片展前,观众细细品味历史。非遗体验馆:皋城烙画、吹糖人等技艺表演与互动教学区域排起长队。非遗市集:23个展位前人头攒动,竹编、剪纸文创及六安瓜片、徐集花生糖等特产广受欢迎。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置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台,向市民游客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四普”)等相关知识,旨在提升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现场群众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这种宣传形式非常好。通过参与活动,大家不仅学到了文物和非遗保护的基础知识,更了解到许多家乡的历史与珍贵文物,深切感受到“原来六安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


图片


今日活动
精彩继续(6月25日)








“红色主秀场”(六安红大舞台):《红梅赞》《过雪山草地》等红歌红剧与流行乐创新融合,带来震撼体验。


图片


传统戏曲连台(非遗小剧场/庐剧小舞台):黄梅戏、庐剧经典持续上演。


深度技艺体验(大襟基地/非遗体验馆):盘扣、手绣、烙画、吹糖人等技艺展示与互动体验。


图片


多样非遗市集:特色文创与农特产品持续展销。


穿越巡游(定时):融合传统服饰与二次元元素的非遗服饰巡游不容错过。


图片


流动博物馆展览也将持续开放。








连接传统与当下

共享非遗生命力


本次活动是六安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与创新表达,搭建了公众亲近非遗的桥梁。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所言:“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老百姓能亲身感受六安的传统文化,觉得特别有意义,这才是真正的传承!”活动正在继续火热进行中,诚邀广大市民游客走进六安市金安区红街文化园,沉浸式体验六安非遗的独特魅力,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来源:六安文旅
编辑 -刘志
审稿 - 李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