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这2个“习以为常”的举动,正在为癌细胞铺路

什么时候要进行胃肠镜检查?查出息肉需要切除吗?内镜治疗有哪些优点?消化道癌症威胁着人类健康,如何利用内镜进行早诊早治?浙江省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医师王实在名医直播间科普了消化道癌症和内镜治疗相关知识。

图片

主任医师王实在名医直播间科普(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供图)

这两个很多人都有的习惯,正在助长消化道癌症

消化道自上而下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以及肛门。消化道癌症是胃癌食管癌、肠癌等常见的癌症类型统称。

在消化道癌症的高危因素中,除了有熟知的遗传、食用腌制食品等因素之外,王医生在直播间提到,还有两个很多人习以为常的举动,也极易诱发消化道癌症。

吸烟是明确的致癌因素。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它们可以通过呼吸道黏膜和消化道黏膜进入人体,从而对全身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酒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而消化道是最容易受到酒精侵害的器官之一。研究表明,酒精摄入会使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上升。

他建议,对于40岁以上且属于消化道癌症高危人群的人,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这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并在必要时开展内镜下微创治疗。

肠息肉会癌变吗?这种建议尽早处理

吸烟与饮酒是许多人难以割舍的习惯,而息肉则是不少人身体内容易长出的“异常组织”。

息肉在我们人体器官的内部,其实还存在着“内表面”——黏膜,而息肉就是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的赘生物,上至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等部位,都可能发现它的踪迹。

在众多息肉类型中,肠息肉是较常见的一种。“查出息肉,会癌变吗?”直播间里很多患者带有疑问。

“息肉是一种形态学变化,是否会癌变要根据病理学来定。”王医生强调,如果是增生性息肉,它属于良性病变,一般不会癌变。而这种情况要注意: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失,要是放任不管,它会慢慢长大,有一定的癌变风险。所以,当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采用内镜下切除的方式,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消化道早癌应重视早筛早诊早治

随着消化内镜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借助内镜实现微创治疗。王医生介绍,在内镜微创治疗消化道早癌领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目前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新利器,不仅能达到与外科手术一样的效果,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而和传统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相比,ESD手术还有独特的优点:能够对直径超过2cm的病灶进行整块切除,避免了分片切除,从而有效降低了局部复发的风险。

此外,早期消化道癌的治愈率可高达95%以上,而这离不开早筛早诊早治。(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