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先跟白衣海盗的读者朋友交代。以前本号主要关注重庆城市政治经济,地产以及城市更新。但是接下来,本账号使命调整为两个方向:西南政治经济,AI+新媒体。
因为我已经深切感受到,AI当下对我个人,我公司,以及对全社会带来的改变,所以,我希望在这里跟读者朋友一起学习,彼此鞭策,窥探AI领域。
02.
英伟达黄仁勋说:AI是新一次电力革命。
华为任正非说:AI是人类最后一次技术革命。
AI教父杰弗里·辛顿前几天刚刚接受影响很大的深度专访说:人类要重新定义自己。
如你所知,他们都是人类AI领域领军人物。而今天,我们就从AI教父杰弗里·辛顿的故事讲起。
03.
弗里·辛顿1947年12月6日,出生于英国温布尔顿。那里后来网球公开赛非常出名:温网。但是,辛顿却系出学术世家。
辛顿曾外祖父是19世纪著名数学家布尔,发明二进制运算布尔代数,是后世所有计算机数学基础。辛顿姑父是经济学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提出者。表姐核物理学家,参与制造原子弹曼哈顿计划,是其中罕见的女性。父亲昆虫学家,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辛顿父亲可以单手引体向上,他告诉辛顿:如果你比我努力两倍,活到我两倍年龄,也只能达到我一半成就。而母亲则告诉儿时辛顿,人生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成为学者,要么成为失败者。
一生都在跟抑郁症斗争的辛顿,有过三次婚姻,第一次和平分手,后两任妻子都癌症离开。辛顿自幼喜欢冷血动物,家中车库有乌龟,毒蛇,青蛙,蜥蜴等,冬天的辛顿把蛇装进玻璃容器观察,而这个兴趣贯穿至今。
辛顿如愿考上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不管是建筑,数学,化学,生物,在多个专业试探后他沮丧地发现,每一个班里他都不是最聪明的人。剑桥毕业后,他决定做木工,造橱柜,货架,木门,这份工作持续一年多。多年后他一直回想,终身成为一名木匠,是不是会更快乐。
但是,1972年,爱丁堡大学人工智能招生,他考取读研。
04.
当年人工智能是新兴领域,主流是符号人工智能,认为用计算机语言把概念,事实,与规则和例外情况告诉机器,机器就能像人一样推理。年轻人辛顿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重要的是直觉而非理性,让机器具备智能的关键是让他们自己学习,而这个理念在那个时代,几乎没人相信。
辛顿执着于自己的新鲜事物“神经网络”,通过模拟动物视网膜识别物体的网络解构,这种算法模型帮助实现“机器学习”,他与导师尤金斯争论5年,而毕业后辛顿在英国找不到工作,最终在美国加州大声圣地亚哥分校,谋求教职得以继续研究神经网络。随后,是30多年漫长的冷板凳研究生涯。
1982年辛顿辗转到卡耐基梅隆大学,结婚并收养两个孩子,再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教。在这里,他迎来自己一生中最重要贡献:反向传播技术。
05.
辛顿需要用计算机语言,设计出这样的神经网络,这也是深度学习的含义,神经网络层次越多,识别准确率越高。
随后,辛顿学生杨立昆,将他的贡献发扬光大。杨立昆用反向传播技术设计了读取笔记算法,邮政部门大量数据做训练,识别率非常高,被美国银行系统采纳。这使得20世纪90年代前后,人工智能短暂兴旺,但很快由于识别图片与文字准确率很低,而导致神经网络再次被搁置。后来事实证明,并不是辛顿与杨立昆算法问题,而是当年缺乏大量能够训练错层神经网络的数据,当时芯片支撑不了庞大算力。
直到2009年,辛顿发现英伟达GPU芯片特别适合运行神经网络,他给英伟达写信,询问能不能免费赠送一块GPU芯片做研究,但英伟达没有回复。
时间来到2012年,AlexNet横空出世,AI革命开启,一切改变。
06.
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李飞飞,在2009年创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标注数据集ImageNet。发起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为AI革命准备了数据条件。
2012年,辛顿与学生亚历克斯·克里泽夫斯基,伊尔亚·苏茨克维,共同开发8层神经网络AlexNet(以亚历克斯命名)问世,在当年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中,一举夺魁。图像识别准确率甚至高出第二名十多个百分点!
AlexNet一战成名,名动天下。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不停增加神经网络层次,识别率就会持续提高。让机器人具备“看”与“思考”的能力,历史上首次成为现实。科学家很快带动产业界,2013年,谷歌4300万美元收购AlexNet辛顿与两名学生一起设立的一家空头公司,这家公司唯一财产是辛顿师徒三人本尊。
英伟达CEO黄仁勋开始梭哈人工智能,10年后公司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几乎垄断AI必备GPU芯 片。
AI世界技术突破接踵而至。
2014年,机器人脸识别准确率超越人类,突破落地门槛。AlphaGo横空出世,在2016年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2022年ChatGPT的问世,世界哗然。而这一切起点是2012年的AlexNet,技术基础是辛顿的反向传播。
2018年,辛顿与学生杨立昆,另一位人工智能学者约书亚·本希奥,共同获得图灵奖,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在整个计算机领域,辛顿是论文引用量最高的学者,他同时是心理学领域论文引用量全球第二的人。
AI教父的名声,被全世界认同。
辛顿师徒加盟谷歌之后的几年,杨立昆出走担任脸书母公司Meta首席科学家;共同开发AlexNet的伊尔亚·苏茨克维成为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这家公司开发名动天下的ChatGPT。
但是,辛顿意识到了情况不对。
07.
2023年,辛顿决定离开谷歌。
因为他对人工智能产生了警觉,同时尽管谷歌愿意,他自己不愿意在谷歌上班而表达与谷歌相悖的AI发展观点。
辛顿认为,一个非常普遍的子目标,可以帮助实现几乎所有目标:获得更多控制权。那么,如何阻止它们想要控制?没有人知道答案。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为了完成人类赋予它的目标,会谋求更多控制权。机器智能相对人类智能有天然优越性,它们不朽且可复制。
08.
2025年6月中旬,辛顿最新专访,谈到以下内容,在互联网世界影响很大:
1.数字智能超越生物智能是必然,人类有20%灭绝概率被忽视。
2.AI会带来大规模实验,网络诈骗,信息茧房,超级智能生存威胁等重大问题。比如未来极少人或较少资金,就可能制造出毁灭性生化武器。
3.既然AI有这么大风险,有没有办法控制呢?辛顿认为不大可能,就像核武器,一旦强大技术被释放就很难收回。如何加强监管?简单来说也不太行,因为监管总是滞后的,制度都是问题发生后的应对之道,当监管搞懂什么是技术时,游戏规则可能已经改写。停又停不了,管又管不住。人类似乎就只剩下躺平这条路,当机器人比人更聪明,更高效时,人类价值何在?这可能会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命题。
09.
辛顿是人类研究AI最顶级的头脑之一,他比我们更前沿,更深远,所以更焦虑。
辛顿关心人类,我们关心工作,各有各的分工。
如果你想更好使用豆包,DEEPSEEK等各类工具。如果你想有更好的图,更好的视频,更好的文章与文案,甚至更好的PPT,那么,输入更好的指令就非常重要。
恰好,
重庆大学有证书,有点身份有点价值的那种。
重庆大学有场地,在重大校园听课,感觉当然非常特殊。
当然还有优秀老师。
虽然我现在每天三两个小时都在关注AI,但我还是要参加重庆大学AI培训。
悲观者经常正确,而乐观者往往成功。再不深入学点AI应用技能,真要被那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