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武装公开拒绝停止打击以色列:“只要封锁加沙仍在持续,我们就不会停!”

当伊朗与以色列在外部压力下达成纸面停火时,红海彼岸的也门胡塞武装却毫不犹豫地划清了界限。

“我们不会遵守这份协议。”胡塞政治局成员、发言人穆罕默德·布海提6月24日对《华尔街日报》直言。只要加沙的轰炸还在继续,封锁还未解除,胡塞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就不会停止。

这一声明既是对以伊停火成果的公开挑战,也暴露出中东停火框架中最薄弱的一环:不被纳入协商的“边缘力量”,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表明存在。

图片

胡塞武装自成节奏

在2025年6月初以色列大规模进攻加沙之际,胡塞武装最初并未高调参战。几枚象征性的导弹打向以色列后,他们迅速转入沉默状态。相较哈马斯的主战场角色,胡塞更像是在等待时机。

这种“克制”并非软弱,而是策略。胡塞深知,自己在也门北部与红海通道的地缘位置,决定了能否在谈判桌之外开辟另一条战线。而今,他们选择在停火宣布后跳出,不是错过了通气,而是拒绝了被安排。

胡塞明确表态,这不是他们的战争结束时刻。这一姿态打破了外界对“伊朗代理人全面受控”的假设,也让特朗普政府此前对停火效果的期待显得有些仓促。

回顾5月,特朗普政府曾对胡塞控制区展开持续打击,目标是其导弹阵地与港口基础设施。原因是胡塞以“回应加沙战事”为由,在红海针对商船频繁发动袭击。美国称这些行动危及国际航道安全,决定“果断出手”。

但到了5月底,美方却突然宣布暂停军事行动,理由是胡塞“已承诺停止攻击海上航线”。五角大楼希望借此稳定局势,并为地区停火营造气氛。

然而,从现在胡塞的表态来看,这份“承诺”更像是一时让步而非战略放弃。他们并未放弃对以色列的打击目标,只是等待更适合的节点。

同一阵营,不同盘算

尽管长期被认为是伊朗在也门的重要代理力量,胡塞在关键时刻却选择与德黑兰“不同步”。伊朗可以选择结束对以色列的直接打击,但胡塞仍坚持“作战目标未达成”。

这一举动并非自作主张,更可能是双方早有默契的“角色分配”。伊朗通过停火降低对外直接压力,同时保留胡塞作为“可用变量”。红海的战事、以色列南部的压力,依然可以通过胡塞维持。

这种“弹性代理”模式,让伊朗在明面上扮演愿意谈判的角色,在暗地里继续通过胡塞维持战略施压。至于停火协议的可信度,只能靠下一次胡塞导弹落点来验证。

华盛顿的难题

从华盛顿的角度看,胡塞此刻的发声无疑是对特朗普外交成果的一次拆台。以伊停火本应成为美国居中斡旋的展示窗口,标志着中东战局的“阶段性胜利”。而胡塞的公开违约,打乱了这个节奏。

对特朗普政府而言,这一局面带来三重压力:

  1. 停火协议是否失效?

  2. 胡塞若重启红海打击,美军是否要再次介入?

  3. 若重新动武,是否会刺激伊朗重回对抗路径?

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多线分裂”的战场状态,将令美方斡旋陷入困境。特朗普政府试图用协议将所有冲突变量一并捆绑,如今却被胡塞轻描淡写地剪断一根关键绳索:停火协议上没有胡塞的签字,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无需承担协定责任。只要以色列继续加沙行动,只要美国不能彻底压制红海威胁,胡塞就始终握有主动权。

伊朗和以色列暂时握手,胡塞却选择继续扣动扳机。在这个多层代理结构交错的中东棋局里,真正决定战与和的,未必是坐在谈判桌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