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晚,AI芯片龙头企业寒武纪一则公告称,公司宣布将股份回购价格上限从每股297.77元大幅上调至818.87元,增幅高达175%。
根据2024年7月26日披露的方案,寒武纪需在2025年7月26日前完成回购。但年初以来股价持续走高,6月21日收盘价已达634.72元,远超原上限297.77元。若不调整,回购计划将因“无股可买”而实质失效。值得注意的是,818.87元/股正是公司今年2月创下的历史最高价,此举被解读为对股价高位箱体(533-800元区间)的强力托举。
随着美国对华高端芯片禁售令升级,昇腾、寒武纪等本土方案成为国内AI算力建设的必选项。集邦咨询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本土芯片占比预计跃升至40%,但本土产能与需求间缺口持续扩大。
6月24日开盘后,寒武纪股价一度冲高5%。作为科创板市值前十大成分股,其走势对板块具有风向标意义。市场分析指出,若寒武纪突破高位震荡格局,或激活科创板整体赚钱效应。
GPU国产阵营加速资本化。同日,沐曦集成电路宣布完成科创板IPO辅导,从启动到验收仅用4个半月,创“国产GPU四小龙”最快纪录。此前,摩尔线程已于6月初通过辅导验收,燧原科技、壁仞科技亦处于备案阶段。
寒武纪明确表示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在研发人员占比82%的架构下,公司面临英伟达、华为的激烈人才竞争。行业报告显示,中国AI芯片企业2023-2025年人力成本年均增速达45%,股权激励成为绑定核心团队的关键筹码。
寒武纪的“天价回购”与GPU企业的IPO热潮,共同勾勒出国产算力突围路径。此次寒武纪回购窗口仅剩的30天与IPO浪潮,将成为重塑AI芯片格局的关键变量——这场博弈的本质,是对技术主权价值的重新定价。
截止收盘,寒武纪股价涨6.9%,报607.25元,总市值2,5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