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伊以冲突螺旋式升级,然而尽管以色列是这次冲突的始作俑者,中国网友对伊朗并未形成声援的舆论,反而表达了对伊朗情绪化的看法,比如软弱、怂货、出卖兄弟、背刺中国等等,这种对受害者苛刻言论的背后反映出中国对伊朗“恨铁不成钢”的期待。从目前看,伊朗从前三日拉胯的表现中逐渐恢复,对以色列展开了猛烈反击,美国正式参战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摧毁,伊朗站在对抗美以侵略扩张的最前沿,鉴于伊朗对中东局势和世界格局的重要影响,以及对中国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地位,三目人认为伊朗是中国不能失去的战略伙伴,呼吁国人莫看笑话,支持伊朗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之举。
石油供应的重要来源。石油,这一现代工业的血液,在当今世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保障国内需求,我国长期从全球各大石油生产国进口资源。伊朗的石油价格,普遍低二至三成,经济利益巨大,每年因购买伊朗石油,至少节约100亿美元的开支。伊朗的石油储量大、产量稳定,与中国关系紧密,既是我国能源多元化的重要渠道,也是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出发的务实选择。此外,中国购买伊朗石油,使用人民币支付,脱离美元支付系统, 2025 年一季度,人民币在中东石油贸易中的结算占比已达 28%,而美元占比从 75% 降至 52%,标志着我石油人民币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在 “一带一路” 倡议构建的互联互通网络中,伊朗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是实现欧亚大陆贸易和能源运输通道畅通的关键节点。通过在伊朗建设基础设施,如港口、铁路和公路,可以将亚洲内陆地区与欧洲、非洲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贸易和物流网络,极大地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一旦伊朗被击败导致政权更迭,首当其冲的便是我“一带一路”在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的铁路、公路可能被炸毁,桥梁坍塌,港口设施受损,多年的建设成果可能毁于一旦,还会导致项目被迫中断,甚至后续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也将陷入停滞 。
布局中东的核心支柱。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成为世界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相比于其他中东大国,以色列和美国关系自不必言,土耳其本身是北约国家,沙特是美国亲密盟友也驻扎大量美军,而伊朗由于始终高举“反美”大旗成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天然盟友”。2023年,伊朗和沙特在中国的斡旋下恢复外交关系,不仅稳定了中东局势,也成功撬动了美国霸权。而以色列近年来剪除哈马斯、叙利亚、黎巴嫩珍珠党,再最后对伊朗下手背后有整个西方集团的支持,德国总理默茨公开表示,他支持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行动,并厚颜无耻地宣称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是为西方世界做的“脏活儿”。如果失去伊朗,中国必将失去中东,其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将对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利益和国际形象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
地缘政治的最后屏障。特朗普1.0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防情报局局长迈克尔.弗林将军日前表示,以色列这次采取的是“政权更迭”级别的摧毁行动,目标是“彻底根除伊朗政权的武装牙齿与核能力”。并直白表示“现在不是谈条件的时候,而是猎杀的时刻,要彻底摧毁伊朗政权的意志,击垮伊朗将允许美国转移战略注意力,集中精力对付最主要的对手——中国”。实际上,美国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均将中国、俄罗斯、伊朗视为作战对手,而中国在名单首位,美国紧前备战大国冲突,企图发起“高端战争”阻断我崛起进程。目前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泥潭,伊朗成为美国发起对华军事冒险的最后屏障,面对这个路人皆知的惊天阳谋,我们已经没有退让空间。
三目人认为,以色列无论什么原因和借口对一个主权国家悍然打击与侵犯显然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但是美西方还是支持以色列,说明世界重新回归“丛林法则”,我们需要做出改变适应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了。
西汉政治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这是中国古代先贤的告诫,有一位伟人听懂了打了场战争叫“抗美援朝”,其政治红利如今的我们仍在享用。目前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是世界主要力量,难道我们能坐视友好国家一个一个被清除,最后对我成功围剿吗?今年,以色列国会议员组团窜访台湾,近期特朗普推动对台军售先进武器,既然美以不断侵犯我核心利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自己的战略伙伴呢。三目人认为,美国不顾国际规则、道义,亲自下场摧毁伊朗核计划,中国应坚定加大对伊朗人道主义援助,售卖伊朗先进防空武器、甚至进攻性武器,联动俄罗斯抵挡住美以颠覆伊政权之企图,并将美国战略精力消耗在中东;趁美印太兵力空虚,派遣航母或军舰再次出一岛链、赴关岛,侧翼制美援伊,同时解放军保持战斗姿态,遇到重大危机或机遇,随时做好完成国家统一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