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再次点名,武契奇退无可退:塞尔维亚军工出口援乌彻底触怒普京

2025年6月23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再次罕见发声,点名指责塞尔维亚——这个曾被视作“东正教世界盟友”的国家,仍在通过多条第三方中转路线,大量向乌克兰提供军用产品。声明中措辞锋利,直言不讳地称:这种行为“已经给俄罗斯造成痛苦”,“不能再视而不见”。

这是SVR对塞尔维亚第二次公开施压。不同的是,这一次,克里姆林宫明显不再保留情面。SVR暗示,过去一个月内,塞尔维亚国防企业与欧洲中介合作,持续向乌军提供“数百万发小口径弹药”与“数十万枚火箭弹”,甚至出现使用伪造最终用户证书的情况。俄罗斯外交系统内部将其定性为“赤裸裸的背叛”。

图片

武契奇回应

面对压力,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迅速回应。他宣布:“塞尔维亚将暂停一切军事产品出口。”但他同样强调:“这是暂时措施”,并称“这是为了保护15万军工从业者的生计,避免社会震荡”。

他在声明中并未否认俄方指控,也没有否认军工出口流入乌克兰一事,只是强调塞尔维亚的出口行为“并不代表政治立场”,而是一种“生存型经济行为”。

这场公开风波的导火索,早在5月29日就已埋下。

当天,SVR首次点名塞尔维亚,指其通过“捷克、波兰、保加利亚,甚至非洲国家”等第三方通道将武器转手乌克兰,特别指出部分弹药最终落入亚速旅手中。这一信息在社交平台引起巨大反响,却被贝尔格莱德“低调处理”,仅表示“查无实据”。

然而,俄方显然并未就此善罢甘休。在随后的三周内,克宫外交线通过媒体、智库、半官方论坛等多轮放风,逐步释放压力,直到6月23日彻底摊牌。

灰色地带的尴尬生存

塞尔维亚的处境极为典型。这个内陆小国,在地理上夹在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在历史上继承南联盟的残骸,在现实中则需靠军工出口维持GDP的重要支柱。

它从未加入北约,但曾三度为乌克兰投票支持联合国涉领土完整的动议。它从未加入欧盟,但军事订单中超过60%来自欧盟市场与中东国家。它从不公开支援乌克兰,但弹药却总能在欧洲边境被发现。

武契奇本人也在玩一场危险平衡:一方面,他仍出席2025年5月红场阅兵,接受普京“坚定盟友”的称呼;另一方面,他却默许国营工厂通过外国代理出货,换取欧元维持就业。

SVR第二次点名,已不再是一次信息披露,而是发出了红线通牒。克里姆林宫并不指望武契奇立刻倒向东线,它要的,是让所有“非北约小国”明白灰区正在被清除

对莫斯科而言,这些不明确表态的中间国,一旦成为西方武器转运站,就必须接受政治上的代价。

SVR的警告已经抛出,是否制裁、是否中断能源供应、是否终止联合军演,接下来将看武契奇是否“识趣”。

塞尔维亚正面临一次结构性分岔:不选边站队的“战略灵活”已经撑到了尽头。

俄罗斯已经不再假装容忍,西方早就不信“亲俄”声明。而武契奇,若还想把“出口不是援助”这种说法当作护身符,那么他很快会发现:灰色模糊带来的不是生存,而是四面树敌的孤立。

在这一局中,小国的选择从来都不是自由的,而只是代价不同的自我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