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涟源73岁老人度过坎坷一生后,捐出眼角膜和遗体……

2025年6月21日凌晨5时许,涟源市73岁的刘正昌老人在与病痛的纠缠中永远上了双眼。

这位普通的老人度过了坎坷的一生。在生命的末尾,他做出了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选择。近日经长沙爱尔眼库评估,刘正昌老人的一对眼角膜质量良好,已匹配上两名合适的角膜盲症患者。

刘正昌的人生,是一场与苦难的鏖战:15 岁的儿子智力残疾,连穿衣吃饭都无法自理;多年前,患有精神病的妻子突然……他那佝偻的身躯,成了儿子唯一的依靠。

2023 年厄运再次降临。刘正昌老人被确诊患有直肠癌,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肿瘤日夜啃噬,肩周炎、胃病、股骨头坏死轮番侵袭,每挪动一步,都伴随着锥心的疼痛。

躺在医院病床上、被病痛折磨得面容憔悴的刘正昌,向弟弟刘细伍和儿子刘小青交代身后事:这些年要不是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我和孩子早就撑不下去了。等我走了,就把我的遗体和角膜捐献出去,也算我能为社会做点事,报答这份恩情……”

2024年1月24日,刘正昌联系上长沙爱尔眼库娄底角膜接收分站正式登记成为一名遗体和角膜捐献志愿者。从那一天起,刘正昌就将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希望紧紧相连。

图片

刘正昌老人展示自己的志愿者登记证书。图/受访者提供

刘细伍回忆起哥哥时,红了眼眶,声音哽咽。“我哥这辈子太苦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那未成年的儿子。这些年多亏了政府的扶持,他享受农村分散特困供养老人待遇,医疗费基本由政府和爱心医院承担。特别2025年1月,侄子被涟源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集中照护后,我哥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了地,终于能安心去完成他的心愿。我打心底里敬佩我哥,一定会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刘正昌老人离世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红十字遗体捐献接收站和长沙爱尔眼库娄底角膜接收分站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涟源康复医院,协助家属完善捐献手续。工作人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以最庄重、肃穆的仪式完成了遗体接收,并完成角膜获取工作

图片

△刘正昌的弟弟刘细伍完善捐献手续。图/受访者提供

“遗体捐献是医学教育和科研最为珍贵的宝藏,每一位‘大体老师’都是推动医学进步的无名英雄。刘正昌老人的奉献精神,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医学生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更加刻苦学习,勇敢地去攻克医学上的重重难关。”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红十字遗体捐献接收站负责人国志老师说

长沙爱尔眼库娄底分站协调员曹亚丹介绍刘正昌的角膜可为2人带来重见光明希望。“我们也期待更多人打破传统观念,加入这场生命的接力,让爱与希望在人世间永恒流转。”

如果您也想成为一名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可拨打400-885-8827咨询登记。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通讯员杨丽红 杨彬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cspxxcb;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