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市应急管理局发布7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图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上海切实把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作为新时代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性、改革性举措,持续推动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提质增效,持续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市安委会办公室对各区、各有关单位征集、报送的企业员工主动发现、报告事故隐患的案例进行了汇总、筛选,现发布第三批相关典型案例,供全市各单位学习参考。


图片


案例一


上海牛奶棚食品有限公司水电工倪某某在公司总部进行空调保养工作时,发现旧空调外机壳(金属材质)散落在平台上。其立即向公司安保部报告,详细说明现场情况,并迅速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法。经安保部门实地勘查属实后,倪某某主动承担协调工作并与同事共同清除安全隐患,并排查确认无其它隐患。公司严格按照《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相关规定,对倪某某给予50元现金奖励。



案例二


上海服装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保安员唐某在执行日常值勤任务时,发现一位客户在停车棚内停好电动自行车后,竟违规取下电瓶,意图携带进入商务楼进行充电。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安全法律法规,一旦发生意外,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唐某坚决上前制止了这一违法行为,但遭到客户辱骂和恶意投诉。公司迅速展开调查,通过视频监控记录等完整还原了事件真相,依据企业建立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对唐某给予300元奖励,并在内部进行了通报表扬,号召全体员工学习。



案例三


抖音集团上海滨江中心项目钢结构班组一工人在主楼8层寻找材料过程中,发现一处洞口竖向防护被挪移,水平防护被掀开,水平预留的钢筋平网防护被切开三十公分口子,极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甚至坠落风险。该工人立即拍照取证,并通过隐患报告平台二维码进行扫码上传,报告隐患发生时间和地点。收到报告信息后,该项目安全总监随即带领安全员及主楼责任人到场进行处理,再次组织相关人员对整栋楼洞口防护进行排查,查明隐患发生原因,形成《隐患整改反馈报告》。项目公司依据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对发现隐患的该名工人奖励300元。



案例四


国网上海嘉定供电公司当值调控员许某发现保利佳开关站35千伏一段母线电压低于下限(34.03kV),并且35千伏一段母线3V0有2V左右的电压数值。调控员立即查看上级220千伏双丁站35千伏一段母线电压及该段母线其余出线所送电站的母线电压,电压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据此判断保利佳开关站35千伏一段压变可能存在故障隐患,当即通知变电运维人员检查维修,避免了一起因设备故障引起的电网停电事故。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规定,给予该员工现金奖励500元。




案例五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员工蒋某在完成企业内部关于机械伤害、电气短路、化学品泄漏等事故隐患识别培训后,结合日常工作岗位和工作体会,发现其所在车间的高层垃圾投放口无防护栏,员工操作时需频繁靠近边缘,存在坠落风险,该员工通过企业微信渠道提交现场隐患视频,并建议加装固定平台及防坠设施。公司收到隐患报告后快速响应,及时整改。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制度》,对该员工给予500元奖励,并在安全例会上公开表扬。



案例六


上海临港新片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物业公司某员工发现消控室内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点检卡设置不规范,点检卡无称重记录,立即报告集团。集团查验后,组织进行整改,并举一反三对全集团在管范围二氧化碳灭火器点检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同时组织开展消防器材点检专项培训,确保二氧化碳灭火器完好可用。该起报告起到了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作用,集团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实施细则》给予该员工通报表扬,并奖励该员工300元。



案例七


上海燃气浦东销售有限公司抄表员姚某在开展抄表作业路过某居民楼门口时,忽然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臭味。本着燃气从业人员的职业警惕,其对气味来源寻找后发现,该楼1楼一住户门口的气味最大,而此处正好有一根燃气补偿器。其向住户借来洗洁精水,果然发现燃气管接口处存在漏气,随后立即通过公司内部报修程序进行了上报,相关急抢修人员及时上门修复,避免了事故发生。公司按照内部奖励规定,给予抄表员姚某300元奖励。





end


▌来源:政策法规处、静安区应急局、长宁区应急局、杨浦区应急局、嘉定区应急局、青浦区应急局、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申能(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就是对应急人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