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家孩子投个票吧,比赛就差这一票了!”
当您收到一条来自“老友”的QQ消息,您是否会不假思索地点开那个链接?就在最近,花溪区两位群众面临了完全相同的场景,结局却截然不同——一人瞬间损失6000余元,另一人则因民警及时的反诈宣传,守住了自己的血汗钱。
骗局看似新瓶装旧酒,实则每一步都精准算计着您的信任与疏忽。
近日,辖区群众C某某(化名)收到一条QQ“好友”发来的信息:“麻烦给我孩子投个票!链接在这,填个验证码就行,特别急!” 出于对“熟人”的信任,C某某点开链接,输入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
短短几分钟后,手机突然被远程控制,再开机时,接连收到银行扣款短信——账户已被盗刷6000余元! 骗子通过发送含病毒的链接、二维码给C某某后,又诱导其输入验证码,远程控制了他的手机,绑定的支付账户瞬间被洗劫一空。
就在C某某被骗的第二天,同住花溪的刘先生(化名)也收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QQ“投票求助”信息。
正当他准备点开链接时,突然想起前一天清溪派出所开展的反诈宣传,那起被骗的真实案例浮现在脑海,他赶紧点开社区民警的微信朋友圈,果然,链接一模一样,连“参赛小朋友”的名字都一样。
朋友圈里那个鲜红的警示标志和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描述,让刘先生瞬间警醒! 他立刻关闭了对话框,并拨打了社区民警电话核实确认,成功避免了财产损失。
接连发生的案件,让清溪派出所教导员江永辉意识到:骗子手法翻新快,但利用“人情”与“急迫感”的心理陷阱从未改变。 为筑起更高防火墙,清溪派出所迅速联合街道办、社区居委会及广大群防群治力量,展开新一轮“精准滴灌“”式反诈宣传风暴:
利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第一时间将被骗案例在社区网格群、业主群及朋友圈反复推送,让居民直观感受骗局就在身边。
“朋友圈”变反诈阵地:发动全体民警、辅警、网格员、社区工作者每日转发最新诈骗套路和真实案例,利用熟人社交圈的信任度,提升信息触达率和说服力。
“大喇叭”+“铁脚板”立体覆盖:民辅警化身“婆婆嘴”,在辖区内开展反诈宣传,不断地“碎碎念”,确保“帮投票”骗局人人知晓,个个警惕。
“国家反诈中心”APP强力推广:在每一次宣传中,反复强调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重要性,手把手指导居民开启预警功能,为手机加上“防诈保险锁”。
警方拆解“帮投票”骗局核心步骤:
1.冒充熟人,博取信任:盗取或仿冒QQ/微信账号,利用熟人关系降低戒备。
2.借口合理,制造紧迫:以“孩子参赛急需投票”、“就差你一票”等理由,制造帮忙紧迫感。
3.发送链接,诱导点击:链接实际上是钓鱼网站或木马程序下载页。
4.索要验证码,实施控制:以“确认身份”、“完成投票”等为由,诱骗输入短信验证码(实为远程控制授权码或转账验证码)。
5.远程操控,盗刷资金:获取验证码后,骗子远程操控手机或直接进行转账操作。
骗术万变,目的不变
骗子无孔不入,利用的是人情与疏忽
每一次成功的劝阻
都源于您多一分的警惕和我们进一步的宣传
花溪公安将持续以案说法,织密反诈防护网
多一人知晓,少一人受害
让我们携手,共筑无诈花溪
签 发: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