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军工行业的事件驱动密集催化,给行业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带来充足想象力。
我们按倒序排列一下:
6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确认,9月3日将在首都天安门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重点展示我军改革重塑后新的军兵种结构布局,以及“三结合”的武装力量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阅兵在展示新一代传统武器装备的基础上,也会安排部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音速等新型作战力量参阅,体现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6月13日,以色列发动代号“狮子的力量”空袭行动,打击伊朗的纳坦兹铀浓缩厂、伊斯法罕导弹基地及高级军事指挥官住所,随后双方冲突进一步升级,互射导弹规模及打击范围创历史新高。
一直到6月21日美国突然直接介入冲突,用B2轰炸机远程打击伊朗本土核军事基地,宣布清除伊朗核威胁,然后在6月24日经卡塔尔调停,伊朗和以色列实现暂时停火。
6月1日,乌克兰发动“蛛网行动”,通过无人机空袭俄空军基地,覆盖纵深超4000公里,且同时打击了俄罗斯境内别拉亚基地、奥列尼亚基地、嘉吉列沃基地和伊万诺沃基地共4个战略空军基地,损毁了至少9架图-95MS、4架图-22M3和1架运输机,乌方则称共损伤41架飞机,共计损失超70亿美元。
5月7日,印度以清除“恐怖主义”为由,对巴基斯坦发动“朱砂行动”,空袭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巴方则使用中国制歼10CE战机搭配霹雳-15E导弹以及中国制防空系统,击落印军5架主力战机,含3架法国阵风战机,地面摧毁印军第12步兵旅指挥部,粉碎多次印度的无人机低空进攻。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制装备首次在实战中大规模亮相,且实战击落领先我们装备一代的法国王牌战机“阵风”,期间卫星系统的协调、防空系统的协调,完全经得起考验。
以上是近三个月内,实战发生的大规模军事冲突,最核心的警醒意义,就是不断用血的经验告诫我们,一定要完全获取对制空权的掌握。
无论是美军远程轰炸伊朗本土,还是以色列的箭-3反导系统抵挡大多数的导弹袭击,亦或者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超视距决斗,亦或者乌克兰精心策划的低成本无人机进攻,核心都是制空权。
掌握制空权,是战时进攻的基础,同样,掌握制空权也是战时防御的核心。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空中防御体系,涵盖预警探测、指挥控制、拦截打击和勤务保障多方面。
武器拦截系统主要包括红旗-9B,最大射程260公里,速度6马赫,可同时跟踪100个目标,对隐身战机探测距离超150公里,以及在此基础上升级的红旗-19等。
战机拦截系统主要包括第五代隐形战机歼20,在高原部署展现出对周边空军的代际优势,实战演练中曾以17比0完胜四代机。
预警探测系统则包括空警500预警机,探测距离470公里,最大航程5700公里,可同时跟踪60-100个目标,与红旗-9B配合可以将反应时间压缩至15秒;还有远程预警雷达YCL-8B,采用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弹道导弹预警能力,以及探测半径在400公里以上,曾成功追踪洲际导弹到1270公里以外的远警雷达。
激光防空武器系统则包括LW-30系统,采用高能激光照射装置,可360度旋转射击,在6秒内锁定25公里以外目标并发射激光束摧毁;以及在测试中实现100%击落率,融合雷达探测、射频识别和激光拦截技术的主攻无人机的低空防御系统。
所以当下来说,防飞机、防导弹、防无人机,我们都有准备,而伴随着实战中的事件催化以及即将亮相的阅兵,军工的情绪,很可能达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