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毡房主要由木制骨架和毡子两部分组成,它便于拆装,随季节性转场迁徙,被牧民称为“移动的家”。
每年6月,新疆伊犁河谷迎来大规模夏季转场,当地牧民赶着牛羊,携带生活物资,迁徙到雨水充沛、牧草丰盛的夏牧场。43岁的牧民巴拉提江·俄热木拜和家人居住在新源县那拉提镇塔依阿苏村,这里紧邻那拉提草原。
今年的夏季转场,巴拉提江和家人用时3天完成。头一天,巴拉提江联系转运毡房等生活物资的货车,并打包行李装车;第二天,巴拉提江一家和哥哥家一起,开车前往夏牧场搭建毡房;第三天,巴拉提江骑马赶着200多只羊,从村庄附近的春秋草场出发,耗时约9个小时,翻山越岭抵达夏牧场。
巴拉提江一家的转场是新疆牧区变化的缩影。近年来,山区牧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牧民使用机械转场,而小孩上学、老人就医在定居点即可满足,更多青壮年选择上班就业,曾经那种举家迁徙游牧的场景难寻踪影。
记者:阿曼、胡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