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下星巴克?高瓴、凯雷、信宸谁能行?

2025年6月23日,“财联社”发布消息表示:“据知情人士透露,高瓴资本近日参与了星巴克中国区的反向管理层路演,表达了对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的兴趣。此次路演还吸引了凯雷投资、信宸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参与。”

对此情况,尚品新消费对高瓴资本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咨询,据高瓴资本反馈,此事暂时不予置评。

半年来,星巴克已经多次深陷卖身传闻,此前就有消息传出,星巴克正考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包括出售股权等,并且已经为此接触私募股权公司和技术公司等。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2月25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KKR、方圆资本和PAG等私募股权公司正有意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的股权。此外,华润集团与美团也作为潜在买家,与星巴克方面进行了初步接洽。

紧接着4月又传出了阿里巴巴正积极参与星巴克中国股权竞购的消息,不过在4月15日阿里巴巴相关人士回应“中新经纬”表示这是假消息。


“卖身”消息频发,星巴克举步维艰?

2024年底,就有外媒Bloomberg曾传出消息表示,星巴克可能会卖掉中国区业务。从2024年年初开始,星巴克的股价就一路阴跌,5月份更是直接大跳水。

彼时,星巴克刚刚公布了2024财年二季报,期内多项数据不及市场预期。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2024年5月1日,在业绩消息的影响下,星巴克放巨量暴跌了15.9%,创下了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据报告显示,星巴克在北美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3%,客流量和门票金额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第二大市场中国的消费整体都有些不太景气,瑞幸、库迪疯狂开店还猛卷价格。9块9本是瑞幸和库迪之间PK。大战持续一年时间后,高端品牌星巴克惨遭波及。6月份关于“9块9的风终于还是卷到了星巴克”、“星巴克要进入9块9时代了”等话题频上热搜,绝不参与价格战的星巴克,正在“曲线救国”。

图片

图源:斑马消费

据“斑马消费”在2024年6月表示,在星巴克APP和小程序里多了不少限时优惠券,包括双杯39.9、三杯49.9、单杯75折等,算下来每杯售价在20元左右,和以往相比价格更加亲民。且放出优惠券的数量和频率也在加快。

再加上其他因素影响,星巴克中国区的同店销售额大幅下降11%。在这种危难时刻,美国公司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换帅!

于是乎2024年8月Brian Niccol临危受命接任星巴克CEO,然而,这项人事调动还不到半个月,新任CEO身上就出现了不少争议。据悉,Brian Niccol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若需要前往星巴克的西雅图总部,则需要搭乘星巴克的飞机完成近1600公里的通勤路程,据BBC报道,Niccol每周至少3天在西雅图办公。

图片

图源:摄图网

据BBC报道,环保人士认为星巴克的“双标行为”十分虚伪,该公司曾公开承诺,到2030年,碳排放量、水资源使用量和垃圾排放量均将减少一半,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尽管Brian Niccol上任就有争议,但他本身却是业界的明星CEO,非常擅长在连锁餐饮行业进行管理,所到之处业绩无不大涨,2018年他任职美国知名的连锁墨西哥快餐Chipotle的CEO,在他的领导下,Chipotle收入几乎翻倍,利润增长了近七倍,股票价格上涨了近800%。

星巴克刚刚宣布换帅消息,股价就沸腾了。2024年8月星巴克的股价奇迹翻盘,据“中国商报”报道,星巴克的股价在8月13日盘前最高涨超17%,开盘后一度飙涨超20%,总市值站上1000亿美元。截至8月13日收盘,星巴克的股价报95.9美元/股,涨24.5%,创下公司史上最大单日涨幅。

具体到了中国市场,星巴克同样做出了换帅决定。2024年9月24日,星巴克宣布调整中国管理层结构。自9月30日起,刘文娟 (Molly Liu) 改任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这一变动意味着,未来刘文娟将独自负责领导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经营。

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星巴克营收93.98亿美元,同比下滑0.3%;归母净利润7.81亿美元,同比下滑23.8%。其中,“大本营”美国市场收入为66.05亿美元,同比下滑1%。该报告期星巴克美国门店数同比增长4%至17049家、同店销售同比下滑4%、门店交易量同比下滑8%、客单价同比增长4%。

图片

图源:摄图网

星巴克2024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地区营收为7.44亿美元,同比上涨1%。受优惠活动影响,订单平均售价下滑4%,但交易量也下滑2%,导致可比同店销售额下降6%。整体营收的上升主要得益于门店数量增长,截至2024年12月29日,星巴克在中国门店总数为7685家,同比上涨10%,较上个季度新增不到90家。

综合其他消息外媒Bloomberg才表示星巴克可能会卖掉中国业务,或者引入中国合作伙伴。


“卖身”不可能,最多是合作

很显然,星巴克不可能直接卖掉中国市场,最多是引入中国合作伙伴。据“谢宏达商业洞察”表示:“在什么情况下星巴克会考虑出售其他国家业务呢?有且只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就在俄罗斯。”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同年5月星巴克退出了俄罗斯市场,打包当地130家门店全部卖给了俄罗斯的本土企业,售价4300多万人民币。紧接着2年后的2024年5月份星巴克又开始在俄罗斯重新申请注册商标了,并且在2025年3月获得了批准,这个信号已经非常的明显,星巴克要重回俄罗斯市场。

所以推测星巴克放弃中国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大概率是会与中国本土企业进行合作。海外餐饮品牌本土化其实也一直是个难题,过往比较好的解决方式也是找一个中国的合作伙伴,比如麦当劳引入了中信,肯德基、必胜客、Taco是和百胜中国合作经营。

此外,“谢宏达商业洞察”还指出:“虽然我们知道星巴克最近被中国咖啡赶超了,但是它远远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星巴克理想的‘相亲’对象并不是需要一个财大气粗的,而是要给他接触不到的资源或者帮他补齐短板的。”

图片

图源:摄图网

从数据来看,星巴克也远远没到需要“卖身”的地步。将星巴克与赶超它的瑞幸放在一起比较来看会更加直观。2022年至2024年星巴克中国区的营收连续三年都稳定在210亿,而瑞幸咖啡的年营收则从2022年的133亿一路涨到了2024年的344亿。从利润率来看星巴克的利润率为15%,而瑞幸2024年的利润率为10.4%。

此外,据“谢宏达商业洞察”表示,星巴克在中国区的会员约1.5亿,年龄在20-40岁的超过70%,本科以上学历超70%。而瑞幸的注册会员超3亿,核心用户是20-35岁的年轻人,75%以上都是价格敏感型人群。通过会员画像可以看出,瑞幸和星巴克的目标人群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从近期星巴克公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报告来看,星巴克中国在各项关键财务的指标上均表现良好,并实现重振增长,营业收入达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与上一季度相比,在各类商圈、不同城市层级、各个营业时段,同店交易量同比攀升,实现4%的增长。并且门店经营利润率始终保持两位数,公司利润率取得同比增长。

从一定程度来看,瑞幸和库迪才是在同一战场正面“拼杀”的对手,星巴克则像是在高端路线上“隔岸观火”,不过很难保证的是有一些“火苗”也落在了星巴克身上。


结语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星巴克并不缺钱,所要面对的危机也并不大。但是市场规律告诉我们,大厦倾倒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能够做出未雨绸缪的决策才能更好的跟上时代的发展。

作为老牌咖啡企业的星巴克,如今面临的是长远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危机。在这个过程中找一个合作伙伴不乏是一个好主意。在找寻合作伙伴的过程中,星巴克大概率会选一个能够补齐自身短板和资源的企业合作。如此看来,高瓴、凯雷、信宸可以成为星巴克的同行者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文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