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美企扬言:我们可以挑战中国稀土的主导地位

据报道,当俄克拉荷马州的镍精炼厂轰鸣声渐起,美国企业Westwin Elements创始人凯莉·朗或许未曾想到,她口中“西方将获胜”的豪言,正撞上中国稀土政策调整的现实高墙。2025年6月,多家美企扎堆在俄州布局关键矿产产业链,扬言要让美国“摆脱对中国矿产的依赖”,甚至喊出“输了就让出稀土主导权”的战书。然而短短数日内,中国商务部的一则声明却让这场隔空叫板陡生变数——当美国试图用一州之力重构供应链时,中国正以制度性优势巩固着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

图片

在俄克拉荷马州共和党州长凯文·斯蒂特的推动下,该州正成为美国“关键矿产突围”的试验田。他逢人便吹嘘这里的产业布局:美国唯一的镍精炼厂、最大的锂精炼厂、两家锂离子电池回收厂和稀土磁铁设施正拔地而起。2025年6月,澳大利亚初创企业MLB Industrial因“一通电话就能搞定审批”的效率将业务拓展至此;Westwin Elements更在首府以南137公里处建厂,扬言2030年实现年产3.4万公吨镍,满足美国10%的需求。这场豪赌背后,是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的焦虑——数据显示,中国掌控全球超90%的稀土加工能力,而美国80%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Stardust Power计划从盐水中提取锂,年产量5万吨;美国稀土公司则宣称明年建成的稀土磁铁厂能为40万辆电动车提供核心部件。州长甚至在社交媒体吆喝这里是“用一通电话就能搞定的州”,试图用监管简化吸引更多企业押注。

但现实的枷锁正困住这场野心。路透社调查指出,俄州至少面临三重短板:缺乏大型稀土矿床,精炼原料来源成谜;基础教育全美排名第48位,许多学校实行四天工作制谷歌当年建数据中心都得自掏腰包为学校招老师;作为内陆州,没有海港导致矿产进出口成本飙升。Westwin Elements的“镍野心”更像空中楼阁——即便2030年产能达标,3.4万公吨镍仅能满足美国需求的10%,而中国2018年的稀土产量可能是美国规划产能的数百倍。更尴尬的是,曾拿俄州100万美元拨款的美国电池制造商Canoo今年1月破产,州政府至今追债无门,上游矿产链的前景由此蒙上阴影。

图片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6月19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宣布“依法依规加快稀土出口许可审查”,已批准多笔合规申请。这招看似开放的“阳谋”精准命中美国软肋——当美国试图用本土产能替代中国供应时,中国通过优化出口流程,让全球买家更便捷获得稀土资源,变相巩固市场粘性。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报告指出,即便美国规划中的矿产设施全部投产,产量“不到中国2018年产量的1%”,并直言“采矿和加工能力需数十年积累,美国短期内难改劣势”。中国的应对展现体系化优势:既通过出口管制保障战略资源安全,又通过加速合规审批稳定国际市场,让美国“自建供应链”陷入两难。

俄克拉荷马州的这场实验,本质是美国产业链焦虑的缩影。Westwin Elements将公司名取为“西方将获胜”,却没算过现实账:美国缺乏矿产资源、技术工人,更失去完整产业链生态。就像Stardust Power的锂精炼技术尚未商业量产,其竞争对手已因成本问题暂停美国工厂计划——在市场规律面前,政治口号拗不过经济理性。当美国试图用行政力量堆砌产能时,中国用政策工具既保障安全又维系全球供应链稳定。商务部“加强与相关国家出口管制沟通对话”的表态,点明关键:在高度全球化的稀土市场里,单靠一州之力搞“替代方案”,终究是违背经济规律的豪赌。

图片

夕阳下,俄州工厂仍在赶工,而中国稀土港口的货轮正满载合规货物驶向全球。这场隔空叫板的结局早已清晰:当一方在赌桌押上全部筹码时,另一方握着制定规则的底牌——在关键矿产的持久战中,从来不是靠一州之地就能改写的霸权童话。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