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拒收复读生,教育公平遭遇暴击?

某明星的高考移民疑云未散,多所高校直接拒收复读生。

图片

几乎在同时发生的事件,都指向了教育公平这一重大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承载着无数人对未来的期许。

然而,这块基石正遭受着来自不同方向的冲击,摇摇欲坠。

一面是“高考移民”这类违规操作对规则的肆意践踏,另一面则是复读热潮引发的教育资源错配与恶性竞争。

教育公平,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高考移民”撕开脆弱防线

据内蒙古联合工作组6月21日的通报,那尔那茜高考造假实锤,她在2008年高考报名时,确实未在呼和浩特八中就读,涉嫌伪造学籍材料。

同时,她还违反了定向委培协议,毕业后未返回内蒙古工作,且未缴纳违约金,档案材料还被擅自取走。

如今,对涉事人员(包括学校、招生部门)的问责程序已启动,委培生管理制度也在完善之中。

某明星事件绝非个例。

内蒙古地区长期存在“户籍空挂”现象。由于当地高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不少人便打起了“高考移民”的主意。

他们利用政策漏洞,将户籍迁至内蒙古,无需实际就读,就能享受低分录取的“福利”。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的生态,让那些在原籍努力备考的学子们深感不公。

就像网友所说:“寒窗苦读不如一纸户口,对努力的孩子太残忍。”

高校拒收复读生的背后

“高考移民”的阴霾尚未散去,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明确表示,2025年不再招收复读生。

图片

这一举措看似突然,实则是对近年来复读热潮引发内卷的回应。

近年来,高考复读现象愈发普遍。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1291万人,复读生约222万人,占比约 17.2%。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1342万人,复读生人数约413万人,占比约30.5%。

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1335 万,复读生占比达34%,3个考生里就有一个复读生。

复读率居高不下,堆高了应届生在高考竞争中的压力。

复读生知识熟练度更高,“高四”“高五”往往降维打击应届生。

甚至还出现了“高考专业户”,他们考上高校却放弃入学,通过不断复读考取更好成绩,以获取复读学校或地方的奖金,将复读变成了“职业”。

图片

这种行为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引发了恶性竞争,形成了“内卷化”态势。

长此以往,所有考生都可能被迫选择复读,陷入无意义的知识熟练度比拼。

对整个社会而言,大量复读浪费了教育资源,也破坏了教育公平。

对于国家而言,复读大军的扩张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指出,到2027年,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全面跃升;至2035年,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持续涌现的格局。

说白了,要实现人才供给从“数量扩张”向“质量突围”转型,必须封堵“复读大军”扩张的应试化路径。

始终是一场艰难博弈

回望历史,教育公平的探索从未停止。

科举制度的诞生,打破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垄断局面,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晋升通道。

即便如此,科举舞弊现象也屡见不鲜。从唐朝的“请托”之风,到清朝的“科场案”,特权阶层总是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

放眼国外,教育公平同样是个棘手问题。

美国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富裕地区的学校拥有优质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备,而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面临师资匮乏、设施陈旧的困境。

这种差距导致不同阶层的孩子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

以著名的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为例,非裔学生琳达・布朗因种族隔离政策,被迫就读于条件简陋的黑人学校,与仅一英里之遥的白人学校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案件最终推动了美国教育领域的种族融合,但离真正的教育公平,依旧任重道远。

直击痛点

从“高考移民”到复读乱象,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漏洞与监管缺失。

在学籍管理方面,应推广“学籍与户籍分离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学生学籍与户籍信息,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调查。

对于委培生这类特殊招生计划,要明确违约后果,如限制考公、考编资格,并建立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让违约者无处遁形。

针对复读热潮,除了部分特殊专业和院校明确不招复读生外,可对复读生设置合理限制。

比如提高复读生录取分数要求,让复读生为多一次的高考机会付出相应代价。

或者对连续复读次数进行限制,要求复读生间隔一定年限再参加高考,避免复读成为获取利益的手段。

同时,加强对复读机构的监管,斩断其背后的利益链条,防止其过度商业化运作。

图片

教育公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一个孩子的基本权利。

当广西的女孩挑着扁担、扛着行李,步伐无比坚定走出考场,民众为之动容,因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

当二代们的“传奇”人生被扒了出来,又让人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如果让特权与贪婪侵蚀这片净土,努力的孩子就输在了不公平的起跑线上。

必须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为每个孩子搭建公平竞争的舞台,让教育的阳光普照大地

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孕育希望的未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