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1-5月份某主流合资品牌经销商整体亏损率76.2%,主要情况如下:
按分布城市统计:(城市级别分类按1、2、3线等城市分类)
结果显示,2线城市的汽车经销商亏损率最高,而4线城市的经销商盈利状况最好。
按销售规模统计:(A级≥2000、B级≥1600、C级≥100、D级≥600、E级<600)
结果显示:从销售规模看,A级经销商盈利状况最好,而E级经销商亏损最严重。
按店龄统计:
结果显示:10年以上的经销商更能够抵御风险,亏损率相对较低
按经销商分布区域统计:
结果显示:东部区经销商亏损严重,西部区经销商盈利状态较好。
为了进一步搞清亏损原因,我们分别选了100家盈利最好的经销商(TOP100)和100家亏损最严重的经销商(TOP-100)进行更进一步的数据对比。
月均利润对比:
结果显示:TOP100经销商盈利与TOP-100经销商月均利润差居然有150万元之巨
费收比:
结果显示:盈利的TOP100和TOP-100之间的费收比差异达1.6%
月均销量:
结果显示:盈利最好的经销商和盈利最差的经销商月均销量规模相当
月均进店维修台次:
结果显示:盈利最好的经销商进厂维修台次略好于盈利最差的经销商,但相差不大
对盈利最好的和最差的经销商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
1、月均销量和月均进厂台次差距居然没有想象那么大
2、而月度差异能达到150万元之巨
3、费用差异能达到1.6%(汽车销售的销售额很庞大)
那么问题就来了:何以在销量和进场台次规模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利润差异如此之大?
我们进一步剖析数据:
数据显示:
1、新车毛利是影响经销商盈利的最大模块。
2、在销量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衍生利润水平完全拉开。
3、在进厂量水平略差的情况下,服务毛利水平完全拉开。
对于新车毛利,是否因地域竞争压力不同,而差异巨大呢?为此我们做了经销商数量分布情况对比,如图(表2):
结果显示:二者地域分布确实有不同,但差距并不是特别离谱
由此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1、不同的城市规模、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区域市场、不同的店龄的汽车4S店,盈利情况不同。但这种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同样的城市、同样的区域、同样的店龄的汽车4S店,盈利情况的差异依然是巨大的。
2、销售毛利、服务毛利、衍生利润和其他价值链利润全面差异说明,优劣经销商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是全价值链的(表1)。这充分说明经销商在价值链管控、运营能力差异所致。
3、费收比的差异同样说明经销商对费用的管控能力不同。
我在邯郸的所见所闻也正印证了以上结论:同一个汽车园区并列着两个店,都是主流合资品牌、产品线类似,都是邯郸市唯一的品牌店。2023年一家店盈利1200万元、一家店亏损600万元。我是受盈利店总经理的主动邀请来帮助其做整体提升的,他们做的非常不错,还时常受邀参与品牌组织的经验分享之类,仍然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以求做的更加精细。而另一家店,我们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受品牌委托入店做业务辅导,我跟了一期,入店的感觉都不一样,精品外包出去了,聊胜于无的一点点承包费,很好的精品间乱七八糟,客服的人忙着接待客户,原因是缺少销售顾问只能客服上了,而且他们也有销售任务,销售经理的各种数据都拿不出,不一一列举,我惊诧于汽车4S店自诞生至今已经近30年,现在仍有这种汽车4S店存在。
不看数据,不进现场、不做对比,对经营管理导致的结果是模糊的,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发现管理、经营的重要性,市场越是艰难,管理、经营的重要性越为凸显。为什么强者愈强?为什么有些企业经不起一点儿风浪?企业经营者,永远的责任就是盈利、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对于那些一味归责于市场卷而不知进取的经营者,你不亏谁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