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有着创业激情的劳动者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用不同形式去讲述“从零开始”的奋斗故事。在创业者当中,年轻的大学生们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不仅能激情澎湃地描绘奋斗蓝图,更能脚踏实地地打造理想地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两位哈密年轻创业者的故事。
今年26岁的高明翔2022年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后进入煤炭销售行业,忙碌的工作中他不停反思,想做自己更喜欢的事情,为青春奋斗一把。2025年初,他开办了一家名为“椿山·烤房”的烟熏烤肉店,开始在烟与火里寻找自己的慢生活。

高明翔正准备食材。(视频截图)
高明翔说:“出差途中,我在一家慢烤店用餐,觉得味道非常不错,就决定在哈密尝试做一下。刚开始比较辛苦,每天凌晨两、三点时我们就要开始切肉、腌肉一系列制作流程,烤完基本上都是在十几个小时以后,以确保顾客能够尝到新鲜的食材。”

顾客正在品尝美味的食材。(视频截图)
从深夜守到日出,高明翔体验着慢生活的惬意与从容。在繁杂的加工过程中,他也认识到创业是勇气与梦想,更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在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隐藏着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与坚持。
高明翔说:“身边也有好多朋友刚毕业都很迷茫,我觉得如果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那就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刚开始客人比较少的时候,我自己也很犹豫,怀疑自己出来创业到底对不对,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我更加确定要坚定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勇敢地去尝试。”高明翔每天从烟与火中找寻发展思路,逐步打开了市场。
这几天,27岁的包建超也在伊州区南湖乡为哈密瓜的丰收季做着准备。

包建超在南湖乡为哈密瓜的丰收季做准备。(视频截图)
包建超告诉记者,从大一大二就通过见习参加工作,毕业后他决定自己创业。2020年,他向父亲借了3000元,开始在南湖乡红山村销售哈密瓜。包建超说:“一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没有资金,毕业时正好也到了哈密瓜成熟的季节,就想不如从销售哈密瓜做起。第一批货我进了500公斤,因为我以前就接触过自媒体,就在朋友圈做营销,得到了很多朋友、家人的支持。一个月的时间,我3000元的启动资金慢慢变成了15000元,这让我更有信心了,南湖的瓜销售完后直接转战到了淖毛湖。”
因为通过互联网销售尝到了甜头,包建超联系网络达人,在线上建立销售网络,每天的发单量也从过去三四百件增加到现在的几千件。通过5年发展,如今,包建超不仅自己承包种植了70多亩哈密瓜,还和种植区的近百家哈密瓜种植户合作,每个哈密瓜收获季节,他大约能卖出500吨以上的哈密瓜,销售额达400多万元。

包建超正在打包哈密瓜。(视频截图)
包建超说:“下一步,想着把哈密瓜做成一个全产业链供应链形式,既能面对线下普通消费者,也可以针对线上客户,还能给网红达人供货。销售哈密瓜是一个非常甜蜜的事业,我也想邀请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共同打造哈密瓜产业链,共享甜蜜的收获季。”
每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不论是通过风格不同的餐饮形式感受生活,还是立足家乡土地追寻梦想,年轻的大学生创业者们用奋斗故事,给我们展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而他们对于个人奋斗经历的分享,是对所有怀揣梦想者最真挚的鼓励。新经济、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为年轻的创业者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思路。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创业者去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展现大众创业的风采。

记者手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有着创业激情的劳动者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用不同形式去讲述“从零开始”的奋斗故事。在创业者当中,年轻的大学生们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不仅能激情澎湃地描绘奋斗蓝图,更能脚踏实地地打造理想地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两位哈密年轻创业者的故事。
今年26岁的高明翔2022年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后进入煤炭销售行业,忙碌的工作中他不停反思,想做自己更喜欢的事情,为青春奋斗一把。2025年初,他开办了一家名为“椿山·烤房”的烟熏烤肉店,开始在烟与火里寻找自己的慢生活。
高明翔正准备食材。(视频截图)
高明翔说:“出差途中,我在一家慢烤店用餐,觉得味道非常不错,就决定在哈密尝试做一下。刚开始比较辛苦,每天凌晨两、三点时我们就要开始切肉、腌肉一系列制作流程,烤完基本上都是在十几个小时以后,以确保顾客能够尝到新鲜的食材。”
顾客正在品尝美味的食材。(视频截图)
从深夜守到日出,高明翔体验着慢生活的惬意与从容。在繁杂的加工过程中,他也认识到创业是勇气与梦想,更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在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隐藏着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与坚持。
高明翔说:“身边也有好多朋友刚毕业都很迷茫,我觉得如果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那就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刚开始客人比较少的时候,我自己也很犹豫,怀疑自己出来创业到底对不对,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我更加确定要坚定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勇敢地去尝试。”高明翔每天从烟与火中找寻发展思路,逐步打开了市场。
这几天,27岁的包建超也在伊州区南湖乡为哈密瓜的丰收季做着准备。
包建超在南湖乡为哈密瓜的丰收季做准备。(视频截图)
包建超告诉记者,从大一大二就通过见习参加工作,毕业后他决定自己创业。2020年,他向父亲借了3000元,开始在南湖乡红山村销售哈密瓜。包建超说:“一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没有资金,毕业时正好也到了哈密瓜成熟的季节,就想不如从销售哈密瓜做起。第一批货我进了500公斤,因为我以前就接触过自媒体,就在朋友圈做营销,得到了很多朋友、家人的支持。一个月的时间,我3000元的启动资金慢慢变成了15000元,这让我更有信心了,南湖的瓜销售完后直接转战到了淖毛湖。”
因为通过互联网销售尝到了甜头,包建超联系网络达人,在线上建立销售网络,每天的发单量也从过去三四百件增加到现在的几千件。通过5年发展,如今,包建超不仅自己承包种植了70多亩哈密瓜,还和种植区的近百家哈密瓜种植户合作,每个哈密瓜收获季节,他大约能卖出500吨以上的哈密瓜,销售额达400多万元。
包建超正在打包哈密瓜。(视频截图)
包建超说:“下一步,想着把哈密瓜做成一个全产业链供应链形式,既能面对线下普通消费者,也可以针对线上客户,还能给网红达人供货。销售哈密瓜是一个非常甜蜜的事业,我也想邀请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共同打造哈密瓜产业链,共享甜蜜的收获季。”
每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不论是通过风格不同的餐饮形式感受生活,还是立足家乡土地追寻梦想,年轻的大学生创业者们用奋斗故事,给我们展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而他们对于个人奋斗经历的分享,是对所有怀揣梦想者最真挚的鼓励。新经济、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为年轻的创业者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思路。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创业者去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展现大众创业的风采。
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