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驿站传递“大温暖”

累了来歇脚,没电来充电

渴了来喝水,饭凉来加热……

近年来

由七星关区总工会牵头建设的

遍布城区40个户外劳动者驿站

为城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

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

打造了集休息、补给于一体的

综合性服务平台

传递社会温暖

图片

“大家排好队,

一个个录入信息,

只要录入你们的个人信息,

后期你们可以通过人脸识别

进入到这里纳凉休息!”

6月23日

在位于七星关区麻园街道办事处一楼的

“24小时工会驿站”

麻园街道宣传委员、工会主席李育松

边和前来录入信息的环卫工人们交流着

边指导大家进行信息录入


图片


图片

走进麻园街道的工会驿站

虽然面积不大

但沙发、饮水机、微波炉、

应急医药箱、无线网络等

设施一应俱全

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

温馨舒适的休息港湾


图片

“以前工作间隙只能坐在树下休息,日晒雨淋的,非常没有安全感;现在有了这样一个驿站,工作之余可以进来避雨、休息,还能免费饮水、充电,感觉很好,很为我们着想。”环卫工人丁会敏说,自己主要负责碧阳大桥至毕节二十小一线的环境卫生,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早出晚归是常态,该驿站的建设让她倍感温暖。


图片


据了解,在麻园街道与区总工会的共同推动下,该驿站于4月下旬开工建设,6月20日全部建设完工,并于6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劳动者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操作快速进入,安全又便捷。


图片
图片

“户外劳动者智能驿站和骑手之家的建设,是麻园街道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旨在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在区社会工作部的关心支持下,预计在本月内,我们还将完成‘骑手之家的提质改造,进一步优化服务项目和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暖心服务。”李育松介绍,下一步,街道将根据使用反馈进一步优化服务,在更多区域探索推广此类便民设施,全力打造“劳动者友好型”街道。


图片

据悉,在七星关城区,像麻园街道这样的24小时工会驿站共有6个,可24小时为录入信息的户外劳动者提供开水、药箱、加热、取暖等多项服务。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布局,截至目前,七星关区共建成户外劳动者驿站40个,其中市级示范点9个,省级示范点6个,全国示范点4个。今年下半年,还将计划建设1个。


图片

通过建设一个个户外劳动者服务平台

切实提升户外劳动者的

获得感和幸福感

让他们在外工作也能

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记者 | 刘   娟  视频 |  陈  维
编辑 | 孔雪松
编审 | 付   娟
终审 | 向昆鹏
监制 | 黎秀禹 
新闻热线 | 0857——834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