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首个村级消防站的“拓荒者”

有这样一个站长

村民们称他为

“贴心站长”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是湖北省

首个村级消防站的“拓荒者”

他们化身火焰蓝

成为深山里的

“平安守护神”





图片



2022年11月建成的尧治河消防救援站,是湖北省建成投用的首个村级标准化消防救援站,在平均海拔1600米,山高路险的尧治河村,陈远涛和他的队员们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尧治河村“远水难救近火”这一大难题,填补了山区救援空白

图片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近

保康县尧治河村消防救援站

看他们如何用脚步丈量责任

用热血守护一方平安!


先来说说咱们的

贴心站长


图片

“以前着火只能干着急,现在有陈站长,心里踏实多了!”这是辖区群众对陈远涛的评价。

图片

陈远涛是如何从陌生人

成为村民心中的自家人的呢?


图片
图片

因为除了是消防员,他还是——

辖区咨询热线:陈远涛的手机永远 24 小时开机,只为群众有困难时能第一时间找到他。久而久之,陈远涛的电话号码成为辖区群众的“咨询热线”

图片

✅困难帮扶员针对辖区老年人、留守儿童、行动不便人群等特殊群体,搭建重点人群“一对一”关心关爱机制,定期走访,帮他们排查家里的安全隐患。辖区独居老人李大娘体弱多病、生活困难且双腿有残疾,陈远涛了解这一情况后,定期到她家,在生活上给予帮扶。

图片




我们的陈站长

不只是在生活上给予村民关心关爱

在工作上也是以身作则

冲锋在前

带领消防站的队员们

成为深山里的“平安守护神”









从“0”到“1”
他们让消防力量扎根山区


图片



图片


“有了强壮的身体,才能更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陈远涛说。为此,他在训练中,对自己和队员要求都很严格。

“肩部朝下,手抓握身体,与肩部保持一条平线,梯尖朝下……”他对队员要求严格,常说:“我们流的每一滴汗,都是火场中的一份保障。”初入队时体能不佳的他,凭借每日坚持“三个两百”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杠铃深蹲),为队员们树立了榜样。

在业务技能训练中,他不仅自己反复揣摩动作、改进方法,还积极参加培训,成长为业务能手。他总结的训练技巧,让复杂动作变得简单易学,极大提升了队员们的作战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尧治河消防救援站逐渐成为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队伍。









极限救援
他们让深山不再是生命孤岛

每一次红门开启,每一次警灯闪烁,每一次危难来临,尧治河消防救援站的队员们总是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图片

2020年8月3日,保康县突降大暴雨,县城大部分区域被淹,多地发生山洪险情,大量人员被困。当时正在休假的陈远涛主动归队,和战友们历经近9个小时的战斗,将被困人员全部疏散。

图片



2022年3月24日晚,4名考察人员被困保康县寺坪镇1000多米深山。陈远涛带队前往,借助无人机和指南针定位,翻山越岭、涉水前行,徒步20多公里,历经17个多小时,成功救出被困人员。

“艰难险阻我先行,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我依然会第一个冲向前。陈远涛坚定地说。

图片

3年来,尧治河消防救援站的队员参与灭火救援战斗600多起,抢救财产价值900多万元,营救被困人员近60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创新模式
织密防火安全网

在这片横跨三县、拥有 4 个旅游景区和50 多家民宿的山区,“等火着了再救”远 远 不 够 ,必 须 在“ 防 ”上 面 做 文 章 。

图片



✅他们将战斗员变成“宣传员”:清晨6点,消防车就驶离营区,车载广播里的保康“土话”防火口诀在山谷回荡。消防员们每周开展两个半天的“移动课堂”,挨家挨户排查隐患、宣传知识。在尧治河村小学,他们编制“消防拍手歌”,让孩子们轻松记住逃生要点。

图片

图片

✅他们将监控员变成“情报员”:结合全域景区独创防消联勤模式,将村内各景点的监控值班员纳入消防预警体系。通过监控巡视、对讲机互联,若发现火情1分钟内就能传回信息。如今,利用监控系统,不仅减轻了巡山排查的辛苦,还多次帮助找到迷路游客、劝离违规野炊人员。

图片

图片

今年以来,队员们累计排查隐患436处,督促整改372处,处置各类警情20次,开展宣教培训20余场。







看到这

你是否也觉得他们的故事打动人心?


再偏远的山村,也能有专业的消防力量
再平凡的岗位,也能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再艰险的任务,也抵不过一颗炽热的心

陈远涛和他的队员们

用3年坚守 

诠释了什么是“人民消防为人民”

他们的故事

是基层消防员的缩影

更是

责任与担当的最好写照!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