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第六届刑事辩护高峰论坛聚焦刑事管辖问题

央广网北京6月23日消息(记者 费权)近日,由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与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主办的“第六届刑事辩护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近50位法学专家学者及数百位律师围绕“刑事案件管辖问题”展开研讨。

图片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朝琦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肯定了刑辩高级研究院在技能培训、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成绩。他表示,当前正值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期,论坛聚焦管辖难题,期待与会嘉宾达成共识,为推动刑事辩护制度完善贡献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秀梅代表高铭暄教授宣读贺信。高铭暄指出,刑事案件管辖是刑事司法公正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石,探讨该问题有助于发现司法运行中的堵点与难点,推动刑事制度完善。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提出,面对刑事案件管辖的实践困境,建立管辖异议救济程序意义重大。他建议通过地方法院试点、司法解释推进等方式,推动刑事诉讼制度健全。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田文昌回顾了研究院前五次论坛主题,介绍了研究院在刑辩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他表示,网络犯罪对传统管辖边界提出挑战,加上趋利性执法等影响,时常出现管辖乱象,希望能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卞建林认为,明确管辖有利于规范办案机关权限行使和诉讼顺利进行。他建议健全管辖制度,需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结合国情,在刑诉法修改时综合考量相关问题。

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就网络时代犯罪管辖原理进行讨论。她表示,网络犯罪可能需要对属地原则做根本性范式转换,应考虑在侦查阶段允许辩护律师提管辖异议诉讼。

论坛分“管辖权的认定与程序运行”“当前刑事管辖问题的挑战与应对”“刑事管辖制度运行的协同与救济”三个单元展开。专家学者们就刑事案件管辖权的效用和价值、实务中存在的侦查中心主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应受到检察监督,并就刑事管辖救济程序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当天,论坛还举行了征文颁奖仪式,共选出12篇优秀论文。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7月,致力于辩护理论研究等工作。此次论坛的举办,为理论界与实务界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推动了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与实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