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百亿土拍来袭,福州楼市新周期节奏定了?

1周后,福州四城区的第三场土拍即将拉开帷幕。本轮土拍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出让20幅地块,起拍总价112.63亿元。其中住宅地块(非安置房)总计8幅。

图片

图片来源:蓝房网

2023年-2024年,处于周期切换,福州四区土拍基调主打上半年松弛,下半年紧张。

2023年,全年第二次土拍安排在了9月1日。而2023年11月,福州四区1个月进行了三轮土拍。

2024年,整个上半年只进行了一轮土拍(3月30日)。第二轮在2024年7月1日进行。

2025年,随着福州国企的成熟,市场格局的稳定,福州土拍也回归到了熟悉的节奏。今年上半年,福州土拍已进行两轮。

3月28日,国贸时隔2年,重回福州拿地。5月9日,在金山玺云隔壁,两家福州国企展开39轮PK。

6月30日第三轮土拍,除了金额之外,还有一个细节不得不察。

那就是6月,从中央到地方,楼市出台了多项政策。本轮土拍的背后,也蕴含了未来2-3年的楼市定调:不要乱卷。

01

”低密风“急流勇退?

前几年福州供地都在新片区,当时舆论场的氛围就是不少地块没有天赋,要好地。从四代宅,到鼓台核心,容积率3以下的地块频频入市,确实改变了楼市的预期。

所以这2年,土拍关键词就是核心城区+低密。

2023年11月,建发拿下紫宸地块,容积率2.5。保利拿下的屏西天悦三期,容积率2.67。

图片

建发紫宸

2024年开年第一枪,绿城抢下了芝兰月华地块,容积率2.51。

2024年,全年竞争最激烈的地块是2024-52,容积率1.4的林业厅地块。(当然后续传说因一些原因,项目在等待)。

2023年11月-2024年年初的这波城区低密趋势,直接作用到了如今的楼市,也影响了2025年的前几次土拍。

第一轮土拍,国贸拿下了五四北的地块,容积率1.4以下。

第二轮土拍,左海拿下的玺云隔壁的近16亩宅地,容积率1.6以下。

图片

任何一场土拍,低密地块每次都被拿出来重点强调。就在大家幻想2025年,土拍参数放松的情况下,城区有没有可能出现别墅?

本轮土拍,基调出现变化。

除了之前土拍取消出让,本轮回锅的2025-13鼓楼宅地,容积率在2.0以下,楼面价降到2万以下,其他地块容积率陡然上升。

图片

环南新村地块多幅,容积率最低为2025-11,容积率2.42。

图片

而宁化旧改的商品房地块,2025-10,容积率更是超过隔壁的安置房,来到了3.83。

图片

当下的楼市与股市类似,核心要务就是理解宏观政策对于行业的指导。2025年,电动车赛道,外卖赛道,行业都在反思“内卷“对行业的杀伤力。拼 D D甚至取消了用户无条件退款的服务。

楼市反内卷,也是箭在弦上。

本轮周期,房地产市场核心在于止跌回稳。而之前新房的部分回暖在于2个点——销售端全面解除限制/新规产品不断升级。

土拍,地价和容积率的不断调整,产品设计,高赠送,高得房率

行业热销,是楼市不断背刺二手业主、背刺存量新盘、背刺之前拿地的开发商和买房人换来的。

过于注重舆论的噪音,迷恋数字,放弃对生活的尊重和常识的敬畏,所谓的优化供给的药效期就会越来越短。

5月,全国范围内相应政策不断出炉。低容积率+高得房率的刺激宽松,正急剧变化。

02

容积率3.1,大框架确定?

2025年5月1日,住建部颁发了国标《住宅项目规范》,对于各地模糊不清的“好房子“之争,算是做了一个定义。

好房子需要有3米层高等参数之外,文件的两个标准值得关注,后续直接会影响土拍。

图片

第一,住宅限高,不超过80米。

第二,对于居住环境的空间指标进行了控制。福州属于第Ⅳ类建筑气候区划,建筑的容积率最高在3.1左右。

因为机场等缘故,除了万科,福州并不像同纬度的广州、深圳等华南城市,爱建高容积率的高楼。

当然2018年,相关的类似文件就已经出炉过。但后续执行力度,肯定是有折扣的。

此刻中央文件再次出炉,房企、地方,购房者都要预判下——

与2018年相比,文件后续执行的力度如何,以及新规一旦落地,之前的时间窗口产生的产品,是否要保证下价格(比如麓里这样的四代宅、国公馆这类的城区低密院墅),以及后续的产品设计如何延续。

图片

容积率0.9的国公馆

6月广州土拍,一幅之前被广泛看好的低密改善地块土拍前临时下架。

6月19日,西安出台十二条房产新政:鼓励企业结合市场需求自主下调容积率,适度扩大绿化平台、阳台占套内面积比例。

个人解读背后的潜台词:土拍容积率就这样了,假如觉得设高了,企业牺牲一些货值和自己的收益,进行调整。

在住建部门确定容积率的大框架后,各大省会城市也在5-6月纷纷出台新政。

广州住建部门:重点整治砸飘窗、偷花池、偷结构柱等等方式变相增加使用面积的行为。

5月7日,成都也出台相关规划,超高赠送户型或将进一步收紧。

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

为什么政策快速转化?

土拍领域,大幅调低容积率和“土地集约利用“的中央原则背离。

户型规划领域,自由度过大,得房率、低密度、赠送面积,束缚不断突破,不会迎来热销,只会使楼市“等等党“不断出现。

举个例子——民间认为,福州土拍地块容积率定在多少合适?

从当年鼓台有地就行,到如今3的容积率被诸业内认为差强人意,时间不过4年。

西安2024年全年成交的住宅用地中,2.8容积率占比几乎达到了55%。与西安相比,福州四区的面积小得多。

福州远郊板块市场信心不足。回归鼓台则意味着新房基本需要通过旧改获得。

图片

宁化旧改现场

一二级联动,必须通过提高容积率,增加货值来实现。在住建部门3.1的基础上,略微增加一些,3.5左右容积率,其实符合市场实际。

过去两年持续的规范放松,不少人都在期待市中心低密地块+得房率高的新房出现。

但当下福州楼市,监管有监管的逻辑,渠道有渠道的想法,房企有房企的难处,购房者有购房者的困惑。每一个角色都在努力内卷,不改变这个局面,很难互相理解,只会各自埋怨。

03

土拍重要,“最后一公里”也重要

每轮土拍,福州的舆论场都有个声音:期待建保国。过去几年,建保国都是福州市场上豪宅与溢价率的保证。

更重要的是,建保国此刻正在全国土拍市场大杀四方。

6月深圳,联发溢价46%拿地。

建发3月在成都4万价格拿地,创造成都最贵地价。6月,国贸3.5万楼面价拿地,成为成都历史第二高。

图片

在上海,这些新闽系正在奋力抢地。

但前几天,刚刚结束的厦门最新土拍,两幅地块也类似福州,兜底+一轮游。

这说明全国布局的房企,如今战略反而更谨慎,测算更严格,开源重要,节流更重要。

甚至是受内卷的环境所影响,今年6月,厦门建发刚刚在总部岛内推出了“保价“的政策,试图重塑市场信心,避免购房者被背刺。

图片

厦门建发的保价计划

值得期待的是:本轮福州630土拍,如果速度快的话,部分地块可以在年底前推出,计入2025年的业绩。

今年写了一篇土拍的呼吁稿子,福州需要保住鼓台、金山等为数不多的楼市信心区域。(延伸阅读:电动车与黄金饰品教训在前!福州新盘入市,控制频次!但假如容积率提升,规划收紧,赠送面积下降,出让地块减少,短期销售数据下滑,楼市必然阵痛。

不过人口红利消退,群众路小学出现“合围区域“等划片变更,都说明了长期趋势不可避免。

所以处于新周期里的地产,目标其实有两层——

第一,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第二,解决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第一个目标,是土拍与去化率,是算账逻辑,肉眼可见,真金白银。

第二个目标,涉及到业主感受和交付后的入住,以及红线内外的资源协调。这些问题,中海也好、建保国也好,只靠房企与营销不行。

图片

建发养云二期

以福州楼市为例,这1年里——

商品房的征迁、人才房的规划,小区业委会的成立,老破小安装电梯,某新盘的学区承诺划片问题,甚至是建筑地基质量,二手房的估值,周边冒出的桥,在小区销售交付周期前后,延伸出的每个问题,都涉及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决定着房价几十万的起伏,影响信心。

图片

疯涨周期的楼市,很多时候发文件,划红线,踩刹车,就能调控。

但在复杂多变的新周期,安商房、四代宅、减容等试点政策出的越多,市场的变化也复杂,造成的影响有滞后性,反而需要仔细估算。

产品的代际,政策的时效,一二手房的博弈,拆迁与房票的变量,都在不断的影响。当下的楼市,如同股市,研究政策最重要。

改变勇敢地花了真金白银的购房者和企业不断被背刺的楼市预期,这比土拍暂时的溢价率重要。

对承担社会责任的国央企而言,理解这几年政策的剧烈变化,安顿好人才,安排好学区,修好周边道路,搞好物业建设,整好地下室质量,这些工作涉及信心与稳定,和营销成绩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