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里的迷彩青春,是不断突破自我的冲锋

编者按


25厘米是正步走踢腿的高度,60度是立正脚尖分开的角度;武装5公里是对意志力的考验,400米障碍是需要跨越的挑战;5发50环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训练,一身戎装就要24小时随时能战……在我们的军旅生涯中,总有一些数字令人难以忘怀,它是军营中激情挥洒的汗水,是青春里刻骨铭心的回忆……今日,@喀喇昆仑卫士 推出特别策划“数字里的迷彩青春”20篇,一同领略“数字”背后的成长与蜕变、热血与担当。


23″20,用脚步感受突破的力量

图片


去年五月,我以24″10的成绩夺得200米跑项目的冠军,并打破了单位该项目的纪录。当我得知自己的成绩仅仅领先了第二名0.35秒时,我深知守住这份荣耀的路还很长。

当晚,我仔细研究赛事回放,分析自己的不足:起跑迟疑、弯道僵硬、冲刺卸力。在此后的训练中,我以更加严苛的标准打磨细节,反复调整摆臂幅度减少阻力,精准调整呼吸节奏稳定后期冲刺……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200米跑项目用时缩短到了23″20,这0.9秒的进步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咬牙坚持的清晨、力竭倒地的黄昏、反复琢磨的深夜,那些日子化作训练场上呼啸而过的风,推着我不断向前。金牌会褪色,纪录会刷新,但追求突破的脚步永不停歇。

 ——慕栓龙


182,用腾跃丈量成长的高度

图片


首次备战跳高项目时,高171的横杆如同一堵无法逾越的墙,横亘在我面前。助跑时混乱的步伐、起跳过杆时僵硬的身体、横杆落地时刺耳的脆响,一次次动摇着我的决心。

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倔强,支撑着我想方设法突破瓶颈。我反复调整助跑点,用卷尺精确测量每一步的距离;拖着轮胎练习最后三步的爆发,直到双腿不住地颤抖;对着海绵垫反复练习背越式动作,腰背酸痛也不曾停歇……

运动会当天,我深吸一口气,助跑、加速、起跳,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当横杆纹丝不动地停留在1米82的高度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那一刻,所有的汗水与付出,都化作了打破纪录的荣耀,那是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坚韧,是汗水与信念共同谱写的青春乐章!

——叶里森

17′40″,用汗水浇铸胜战的勋章

图片

在去年的一次比武竞赛中,我以18′40″的成绩,与五公里跑项目的奖牌失之交臂,我内心深受打击却并未气馁。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雷打不动地绑着沙袋在操场奋力奔跑,即便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也依旧咬牙坚持。身边的战友仿佛也看出了我对胜利的渴望,训练过程中,他们的陪跑与鼓励从未间断,给了我坚持到底的动力与勇气。

当我再次走上比武赛场,心中多了一分底气,脚下多了一股力量。跑步过程中,熟悉的肌肉酸痛感和喉咙中涌起的血腥味阵阵袭来,我带着战友们的支持与期待迎难而上,在最后500米奋力冲刺。17′40″!我刷新了自己五公里跑项目的纪录。

当沉甸甸的奖牌挂在胸前,金属的凉意与内心的炽热交织。我深知,短短一分钟的进步,是汗水浇筑的勋章,是战友情谊的见证,更是突破自我的荣耀。

——黄壹标

整理 | 杨庆辉、姚贺超、邓英、赖嘉豪

总监制张新辉

监   制:孙   

   编:孙战辉
   编:萨妮娅
   辑:付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