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国5月稀土出口暴跌74%,对美出口骤降80%,因贸易战实施严格出口管制。美国正构建独立稀土供应链,Mountain Pass等项目加速推进,但面临中国低价竞争与高环保成本挑战。西方稀土产业虽具技术基础,但价格与环境标准制约其竞争力,需创新与政策支持才能挑战中国主导地位。
一、稀土出口管控成效显著:5月份中国稀土出口同比下降7成,对美出口下降8成。
由于特朗普在4月初宣布了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中国则实施了出口管制,以报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对稀土产品的出口管制可不只是说说而已,从数据上来看是非常认真的。5 月份,中国的稀土出口断崖式下滑,由于与华盛顿的贸易战,对美国的出口量下降尤为急剧。
根据6月20日中国海关公开的可查询数据,中国5月份稀土出口量仅1238吨,比4月份下降52.9% ,不到3月份出口量的十分之一,这是自2020年2月以来的最低月度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74%。
5月份稀土产品出口额则只有大约6000万美元,这是自2015年以来(除了疫情爆发的2020 年2月)稀土出口额最低的月份。
5 月中国对美国的稀土出口下降80%,仅有46 吨。
日本也受到重要工业材料出货量下降的打击,5月份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量下降了54%。
包括越南在内的其他国家有许多中国公司,出口数据稍好一些。德国的供应状况要好得多。越南和德国这两个国家是5月稀土出口量排名靠前的目的地,分别占稀土出口销售额的19%和17%。
西方指责这是北京的稀土贸易管制正在扰乱全球供应链的最新迹象,但中国商务部表示,虽然4月份对7种中重稀土和某些磁铁产品的出口实施了新的限制。但中国商务部已批准了“一定数量”的出口许可证。
中国磁体制造商 JL MAG Rare-Earth 和 Innuovo Technology 最近报告称,为特定客户获得了有限的出口许可证。然而,1月至5月的总出口量仍同比下降14.5% 至19132吨,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伦敦达成协议后,中国是否允许供应更自由地流动,将是未来几周和几个月政府和市场关注的重点。
二、美国主导的西方稀土供应链已具雏形,但供应量还难以满足其需求。
回溯稀土精炼历史,实际上1953 年12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州边境上有一家名叫Mountain Pass的稀土工厂,生产了当时全球已知所有稀土产品的90%的产量。
但自从中国在1990年代押注稀土产业之后,美国的稀土企业退出了稀土供应链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早在1992年,改革派领袖邓老就宣称:“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伴随着这一战略重点,中国对矿山和加工设施进行了数百亿美元的投资,以垄断市场。就像无数的战略行业一样,中国拥有巨额国家产业补贴,当时的环境和安全标准也较低,能够以西方竞争对手的一小部分成本生产稀土。
所以,今天的情况大不相同。现在大约80%以上的稀土矿物来自中国,使这些神秘材料成为世界前两个经济体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战的中心舞台。
不过,在2010年,中国在东海领土争端中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材料,成功地将日本汽车工业推向崩溃边缘。次年,稀土价格飙升了 10 倍。这一事件敲响了警钟,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就开始囤积稀土矿物,并开始试图建立一个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但速度很慢。
日本投资于替代来源,尤其是在澳大利亚,尽管仍然严重依赖中国的供应。
同年9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稀土和关键材料振兴法案》,以补贴美国稀土行业的复兴,包括重新开放 Mountain Pass,该工厂于 2012 年恢复生产,它仍然是美国唯一仍在运作的稀土矿。
2023年8月,Lynas 还从美国国防部获得了2.58亿美元,用于在德克萨斯州Seadrift建造一座重型稀土精炼设施。规划2025年底建成试产。
然而,稀土产品实际上是由17种元素组成的“篮子”,生产永久稀土磁铁最常见的元素是钕, Mountain Pass 一直在生产,但要使其在高温下工作,钕需要与镝或铽混合,这两种稀土矿物在 Mountain Pass 矿体中并不明显存在。
事实上,中国几乎控制了全球100%的镝和铽供应,并于4月4日将两者纳入出口管制。但并没有限制钕的销售,因为北京知道如果没有耐热的镝和铽,钕就基本上无用。
那么,美国公司可以从哪里快速采购镝和铽呢?
NioCorp 获得在其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 Elk Creek 矿建造稀土加工厂的许可,目前正在等待与美国进出口银行就这个价值12亿美元的项目达成7.8亿美元的融资协议,该项目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才能上线。NioCorp首席执行官史密斯表示,Elk Creek可以满足美国国防部的所有镝和铽需求。
在西澳大利亚州韦尔德山(Mount Weld)的莱纳斯(Lynas)稀土矿,也存在镝和铽。他们的半精炼矿石运到附近卡尔古利(Kalgoorlie)的加工设施,或装船运往马来西亚的海滨小镇关丹(Kuantan),这里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加工厂。至关重要的是,关丹工厂在5月生产了第一批镝,预计本月将生产第一批铽。
莱纳斯CEO兼董事总经理 Amanda Lacaze表示,他们的产品优先满足美国国防工业的需求。
巴西拥有世界第三大稀土储量,并正在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企业合作,争取成为中国稀土产品的替代供应链。
沙特阿拉伯也拥有丰富的储量,特朗普5月访问期间沙美签署了关键矿产合作协议。MP Materials和沙特国家矿业公司Maaden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合作在这个海湾国家建立稀土供应链。
与此同时,日本国有能源公司 JOGMEC 和天然气公司岩谷公布了向法国稀土精炼项目投资高达1.2亿美元的计划。
去年,非洲稀土勘探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有四个,即南非、纳米比亚、乌干达和马拉维,非洲大陆也将在未来的西方稀土供应链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认为稀土精炼技术影响西方建立稀土供应链,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
虽然每每谈到如果中国控制稀土出口会催生西方的稀土供应链时,国内很多人会侃侃而谈精炼稀土的技术问题,声称只有中国能够掌握全部的稀土精炼技术,因为稀土精炼涉及化学工程,有物理学,有动力学,将重稀土转化为最终的纯化氧化物形式需要一大堆专业知识、实践和艺术,以及一项巨大的投资。
其实这是对稀土精炼技术的严重误解。因为实际上在中国还未开始建立稀土产业链的70年前,美国就生产了当时全球90%的稀土产品。
1953年12月,当Dragnet成为第一个以彩色方式播出的美国电视节目时,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州边境有一个尘土飞扬的角落在生产稀土铕,铕将黑白电视带入了多色生活,每台早期的阴极射线管彩色电视机的屏幕红色都归功于铕,当时,铕是一种仅在圣贝纳迪诺县的Mountain Pass矿中挖掘和加工的稀土元素。
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Mountain Pass几乎生产了全球90%已知稀土产品。当然,在那时,用途是有限的:除了铕用作彩色电视机,铈还被用作玻璃抛光剂,而镧过去和现在都对石油裂解或将原油转化为汽油和其他较轻的燃料至关重要。
而进入1990年代后,Mountain Pass决定停产,并非其缺乏稀土元素的精炼技术,他们可是中国稀土精炼技术的祖师爷。他们停产,是因为环保日趋严苛,以及中国稀土产品横扫全球的低价格。
四、西方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最大的难点,是无法与中国竞争的稀土价格。
NioCorp的CEO斯密斯坦言,他们不缺精炼技术、不缺稀土矿,也不缺资金。但即使西方所有这些新的稀土项目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挑战中国的稀土主导地位仍然必须克服最棘手的障碍:价格。稀土企业投产后持续运营必须依赖销售,销售依赖价格。
斯密斯称,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建立大规模的稀土矿物产能,因此所有其他竞争对手都处于巨大的劣势。中国境内的价格被中国境外客户用作基准。大多数非中国稀土购买者,都不太可能支付比中国境内稀土产品更高价格。
此外,中国庞大的加工能力意味着每当出现潜在竞争对手时,它就会通过大幅度降价,将竞争对手在价格战中杀死。由于其中多为国有企业,他们可以毫无问题地承受任何短期损失,以维持对全球经济的关键战略杠杆。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关键矿产安全项目主任 Gracelin Baskaran 则分析说:“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中国的稀土价格非常低,虽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增加产量和增加市场操纵实现的。但面临这样的价格竞争,除非西方禁止进口中国稀土产品,或者通过征收高额关税至西方稀土工厂的生产成本,否则西方的稀土工厂即使投产,也很容易在价格战中快速死亡。
五、环境标准也是西方稀土工厂生存的难点。
莱纳斯稀土公司CEO Lacaze表示,精炼稀土矿物需要大量的水。当中国加强稀土时,废水只是排入最近的河流,尽管近年来环境标准已大大收紧。在美国或其他发达经济体,废水必须在大型窑中蒸发以隔离和处理污染物——尽管这是一个非常耗能且成本高昂的过程。但“这不是中国稀土工厂必须做的事情”。
因此,最大的问题是美国、沙特或非洲的稀土如何在这样一个成本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已经考虑了各种机制:一种是差价合约模式,这在农业中很常见,它表示如果价格低于某个点,政府将支付差价。另一种选择是让政府作为最后的承购商,如果没有人想要在公开市场上购买矿物,则同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矿物。
然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Baskaran称,“在美国,至少在 DOGE 时代,无限期的运营支出补贴在政治上是相当令人不快的。但这正是中国一直在做的,那么我们如何与一个愿意在供应链的任何部分注入财政支持以保持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竞争?”
另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是特朗普非常关心的解决方案:关税。通过提高对中国稀土的关税,美国可以强硬引导企业从首选的友好国家采购。但这实质上将成本负担从政府转移到了企业身上,削弱了它们的全球竞争力,并将产生未知的后果。
史密斯认为,关税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无论有没有关税,西方稀土企业都需要通过创新技术、改进生产流程、使用更多的机器人来保持价格竞争力。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