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报道,湖南多地发生洪灾,引发关注和讨论,根据水利部6月19号消息,受强降雨影响,湖南洞庭湖水系澧水上中游干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上游干流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桑植水文站洪峰水位最高达262.38米。
新闻截图
新闻截图
湖南省气象台20号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怀化、湘西地区将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请加强防范。洞庭湖发洪水,自然令人想起去年的团洲垸决堤事件。还有网友留言说:前一段时间还在干旱,突然就洪灾,搞不懂!那为什么洞庭湖水系易发洪水呢?极端天气变多了吗?今天我们从洞庭湖水系的地理环境来简单聊聊相关话题。
先说一个数据,亚洲是全球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从1980年到2020年间,因灾死亡人数占全球的68%左右,受影响程度前三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主要原因有:人口密度大、河流众多,以及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的60%-80%集中在6月到9月。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主要水源来自湖南省境内的湘江、资水、沅江和澧水这四条河流。湘江大家都知道,流经湖南省会城市长沙,资水流经益阳市,沅江流经常德市,澧水流经张家界市。最后都汇入洞庭湖,在岳阳市与长江连通,是长江中游重要的过水湖,起着巨大的调蓄水作用,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这四条河加上各自的支流,几乎覆盖全省,可以算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但洪涝灾害也跟他们相关,像前面新闻提到的澧水上中游地区。它发源于湖南西北部的武陵山脉,主源头认为是张家界市桑植县五道水镇七眼泉,这次水灾比较严重的就有桑植县。流经张家界市,在常德市的安乡县流入洞庭湖的目平湖,全长接近400公里。
去年7月份湘潭四新堤决堤70多米,衡阳、资兴滑坡,都属于湘江流域。1995年6月份“浏阳水灾”的浏阳河也是湘江的支流。
可以说近年来新闻报道的大部分洪涝灾害,都发生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夏季。主要就是因为前面提到的季风气候影响。而网友提到的前一段时间还在闹旱灾,突然就变洪灾,也是季风气候影响的体现之一。
加上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确实越来越频繁,长时间干旱后土壤和植被都缺水,地表径流渗透能力差,突然遇到极端强降雨,就容易导致洪水泛滥。河流密布地区往往也是人口集中区域,大量的城市建设也使得地面硬化,阻碍了地下水的循环。加上现在的水利工程影响,虽然总体来说在防洪抗旱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如果规划或管理不当,在遇到短时强降雨时,也可能会影响灾情。